6月17日我国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这是我国自神舟十一号之后4年多时间再次进行载人任务,目标是进驻我国的空间站,开启我国空间站建设的重要一环,由航天员测试空间站的宜居性,进行生理、医学研究,安装测试空间站设备,为后续的科研活动做准备。据媒体报道,三名英雄已成功完成二次出舱任务,计划将在本月返回陆地。眼下,神州十二号即将归来,这将是中国航天史上又一伟大里程碑。
手工制作模型火箭
9月11日下午,在芜湖十二中的操场上,一场属于少年们的“航空梦”也由一场比赛缓缓开启。身着校服的少年们,陆续走向绿茵与赤色跑道交汇而成的操场,通过电子点火,点燃发动机,只听“呲溜”一声,不远处的航天模型火箭一飞冲天,伴随着人们的惊呼,小火箭升至高空,不久后弹出一个小伞,徐徐落下……众人用目光追逐着火箭,欣赏着眼前这幅由蓝天、白云、少年共绘的青春图景。
最终,这场“航天模型火箭制作、放飞与回收”比赛,以32秒的好成绩,给活动划上了圆满句号。这是芜湖十二中首次举办该类比赛,活动不仅邀请到航模专业人员指导讲解,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航天模型火箭,而且通过现场发射的形式呈现活动成果,受到了航空班学生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这是我们学校配合芜湖市首届青少年科学节举行的活动,当天参加比赛的主要是高一高二航空班的65名学生,活动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弘扬科学精神,向学生们普及飞行理论知识,激发他们的飞行兴趣,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和动手能力。”该校政教处主任黄太强老师向记者介绍,学生们需要先行在室内完成模型火箭的头锥、箭体、尾段、尾翼和降落伞等部件,随后在室外安装固体燃料发动机,最后根据风向调整发射角度,通过电子点火,点燃发动机,将火箭发射到空中,利用箭体内高温高压气体将降落伞从箭体内部喷射出去,通过空气张力撑开伞面,降低箭体落地的速度,达到安全回收的目的。
小模型有大智慧
从动手制作到点火发射,整个流程都需要学生们独立完成。在制作模型的现场,记者看到,孩子们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他们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大家深知制作模型的每个步骤都事关发射效果,所以孩子们在动手操作时,都格外小心翼翼、耐心细致。航模老师沈国富告诉记者,孩子们此次制作的模型,属于载荷模型火箭,是为了适应青少年科普活动需要而开发的一种趣味性的科普器材。“安装的步骤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火箭的腾空时间和安装质量,所以安装前要规划好安装步骤。”而在制作的过程中,头锥和载荷舱的连接、降落伞的制作、尾翼的安装都是各自独立的,它们之间的装配顺序可前可后,但有些部件的安装就必须有先后顺序。
虽然步骤清晰,但操作时仍有诸多细节需要留意,比如说在链接头锥和载荷舱时,要把载荷舱额箭体的连接处适当去掉一些,但要把握好尺寸,若去掉过多,火箭发射时头锥和载荷舱这个整体容易松动甚至从箭体中脱落致使发射失败;在连接尾段和箭体时,应使尾段上的沟槽和箭体上的接缝错开,最好使箭体上的接缝处在尾段上两沟槽正中间,这样不仅方便后期安装导向管,还有助于提升导向管安装的一致性,增加发射稳定性;在安装导线管时,要将导向管安装在箭体中缝上,可保证导向管的一致性,避免因安装倾斜,导致发射不顺畅,进而影响发射姿态……小小的模型火箭,几乎在每一项制作步骤里,都蕴含了科学要点,学生们从对火箭的好奇到对科学的探究,从动手制作到亲自发射,那兴奋的眼神里闪耀的不仅是兴奋,更是放飞梦想的喜悦。
航空班的“蓝天梦”
在发射现场,记者看到,孩子们首次制作的模型火箭,大部分都能成功发射,有的模型火箭飞行不仅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且一飞冲天的线形流畅,在空中划过一条直线后,戛然而止,伴随着降落伞的弹出,缓缓下降,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自火箭点火瞬间开始计时,火箭落地瞬间终止计时。比赛依照飞行时间的长短,判定比赛成绩的优劣,飞行时间长者名次列前。当天的比赛,自火箭点火瞬间开始计时,至火箭落地瞬间终止计时,最终,32秒的时长成为了模型火箭发射的第一名。
放飞梦想,问鼎天际。一场“航天模型火箭制作、放飞与回收”比赛,从侧面也展示了该校对航空实验班的教育方向。“我们航空班主要是为了超前培养飞行人才,为飞行学员招收选拔提供优质生源。我们希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探索超前培养特殊人才的路子,输送具备基础素质的航空人才。”黄太强表示。长期以来,芜湖十二中通过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航空航天知识普及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航空特色教育,依托社会航空资源开展航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飞行兴趣。通过航空特色教育,培养学生飞行兴趣,筑牢“矢志蓝天,报效祖国”的思想根基。
记者 李婷维实习生 吴哨童 文/摄
新闻推荐
日前,芜湖市住建局发布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项目建设最新进展。轨交1号线和2号线1期工程全长46.247km,共设车站35座(高...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