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天晚上,我在灯下整理一叠样报,从书桌抽屉里翻出了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那是多年前过教师节拍摄的。再次端详照片上的人和景,勾起了我当年从事职教工作的一段记忆。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母亲到了退休年龄,家境贫寒的我初中毕业,顶职去当了工人。我不死心,始终忘不了读书。起初我被分配在煤场当泥瓦工,没干几个月又调到煤料车间卸煤,整天与煤灰打交道,一车煤三四吨,两个人一班,十五分钟一趟,轮流卸,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吃过晚饭,洗去身上的煤尘,已是晚上8、9点钟了,这时,我坐在书桌前,翻开前一天未读完的课本,又继续啃下去……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又几经周折,参加了镜湖区夜高中的补习。白天上班,晚上上夜校,坚持了两年,学完了高中文科课程。
1983年,芜湖市职教办在全市开展“双补”职工教育。煤建公司根据市职教办文件下达的指标,决定在车间挑选几个有文化的青工,到位于北门的教育学院教师培训班学习,回来从事职教工作。如果被选上,从此就再也不用与煤尘打交道,干干净净地坐在办公室里上班,多体面啊!许多年轻人都想去,除了我是“自修生”,个个都是有毕业证书的高中生,但一听说要考试,都打了退堂鼓。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考试成绩公布,我居然被录取了。脱产培训半年,学校又组织了全体学员到苏州、无锡、常州参观学习。不久,职工学校成立,我成了一名语文教师。
职校就设在卜家山煤场大门的左侧,由原来第一煤球厂一座两层办公楼改造而成的,楼上有两间教室,一间大教室,能坐五六十人;一间小教室,能坐二三十人。楼下共有四间,为行政用房,学校共有五名教师,我和同去教育学院培训的谢老师教语文,另一位杨老师也是教育学院培训的,教数学。还有两位数学老师都是新来的,一位五十多岁的李老师是从一所郊区中学调来的,一位与我同龄的汪老师是安师大数学系走读生,本来可以分到教育系统当老师,可他却觉得企业效益好,主动要求分到我们职校来的。
学校先是举办了几期文化课补习班,一个“小学班”,一个“初中班”,校长先让我教“小学班”的语文课,这时我已考取夜大,我一边认真教书,一边坚持读夜大。第二学期,学生反映我的课教得生动幽默,都喜欢听我讲课,校领导让我教起了“初中班”的语文课。就这样,我在职教岗位上肩起了全公司职工补习班语文课的教学任务,还承担了物资系统职工电视中专考前辅导班语文科目的教学工作。参加辅导班的学员90%都考取了电视中专。
再后来,我们还承担了职工职业道德培训以及电视中专日常教学管理。当时,计划经济下,煤炭为保障性物质,单位效益很好。每年教师节期间,职校领导都要组织我们几位教师外出旅游,先后去过黄山、庐山、桂林、武汉、上海等地……直到1990年职工学校撤销,我和谢老师、李老师调到了公司宣教科,另外两位老师被分到了其他科室。这张照片,就是1991年的教师节当天,公司党委书记在为我们三位教师召开座谈会后拍摄的,照片中,桌子上放着教师节的礼品,月饼还清晰可见……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职校、煤场结束了使命,地块变身成了香樟都市花园。走下讲台的我也走向社会打拼20多年了。但人生中这一段教书经历时时让我咀嚼,每当教师节这一天,我的心中会涌起一股亲切、一股欣慰!
令人欣慰的是,女儿在我教育影响下,从小就勤奋好学,品学兼优。大学毕业后,考取了一所名牌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如今,毕业后留在了上海,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教师,终于实现了父女同一个梦想。
韩水柱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俊承孝安)连日来,镜湖区教育局组织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三个一”活动。在“一份承诺”活动中,突出师德第一...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