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刘卫娣,芜湖人都非常熟悉。今年57岁的刘卫娣目前虽已退休在家,离开了她挚爱的7路公交车,但是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去公交线路上看看同事,和大家一起聊聊天。近日,记者和来自碧桂园小学的小记者邢星一起采访了刘卫娣,听听她是如何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
“1980年,16岁的我成为了一名公交车售票员。等到我20岁的时候,终于成为了一名公交车司机,随后就一直是7路公交车的驾驶员。”37年前,刚从售票员岗位转到驾驶员岗位的时候,“我真的非常开心,同事看到我都说我整天乐呵呵的。”三十多年的工作中,刘卫娣也是一直微笑着,在岗位上热情地服务和奉献着。“2020年,我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那一天,是我人生非常有意义的一天,这也给我日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刘卫娣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处处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工作的时候利用闲暇时间、退休后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在刘卫娣看来,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政治素质的需要,也是做好自身工作的需要。工作多年来,刘卫娣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生动践行了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
2002年,刘卫娣因获得荣誉得到4000元奖金,为了让乘车环境焕然一新,她将奖金全部用于购置窗帘、垃圾桶等物品用在8台公交车上。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她就首创了芜湖公交的“花园”车厢——随着季节的变换,车厢里时而彩旗飘扬、鲜花环绕,时而绿叶成荫、春意盎然。虽然刘卫娣已经退休,但是很多市民发现,芜湖的公交车上,仍然有着众多的“刘卫娣们”,走进“刘卫娣线路”的车辆,干净的地板、宽敞明亮的车厢,那用于装饰点缀的绿色藤蔓、朵朵小花,都给车厢增添了温馨与和谐。
在工作中充满激情,在生活中,她被同事们亲切地称呼“三姐”。2004年,她通过市妇联联系了春蕾计划中的贫困女学童进行救助,此后每年她都救助一名贫困女学童,她将从1998年起因获得荣誉而得到的奖金,全部用于了公益事业。退休后,刘卫娣救助贫困女学童的脚步并未停歇。同时,在刘卫娣的带动下,每当公司有公益捐助、送温暖等爱心活动时,“刘卫娣线路”都是全公司人均捐献金额最多的。
在平凡的岗位上,刘卫娣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她所在的车组被评为全公司唯一的五星级车组,公交7路线多次被评为芜湖公交优胜线路。刘卫娣本人也从一个女青年成长为一个集全国公交系统先进个人、省市劳模、芜湖市精神文明“十佳人物”、“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产党员等多种荣誉于一身的模范人物。
记者 汤荣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程中玉通讯员王奕扬)记者从芜宣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获悉,芜宣机场与三元通用机场“两场”融合运行近日顺利启动...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