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芜湖 今日无为 今日芜湖县 今日繁昌 今日南陵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今日芜湖 > 正文

智能手机时代 老年人如何跨越“数字鸿沟”?

来源:大江晚报 2021-04-17 00:31   https://www.yybnet.net/

不会使用智能手机,难以参与数字共享时代,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老年群体对智能时代的适应表现得很慢。

面对这样的“数字鸿沟”,为了不让老年人掉队,全社会正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正成为常态化行动。

这些痛点 让他们徘徊在“数字鸿沟”前

连续收看了5期“看电视学手机”课程,74岁的张新琳鼓起勇气拿着手机来到楼下的药房,准备试着用新学习的手机操作方法,下载电子医保卡买药。

第一步打开微信扫码,老人掏出手机,屏幕亮起,她眯着眼睛输入密码,寻找一番进入微信,然后就是长久的停顿。此时老人正努力回想操作步骤——先点“发现”,再找添加“小程序”……由于停了30秒以上没操作,屏幕黑了……“昨天学的又忘了,下一步该怎么办?”张新琳请药房的工作人员帮忙,隔着柜台,药房营业员陶小萍放慢语速,手把手教老人一步一步完成整个小程序的添加。

这样的场景,陶小萍每天都会遇到很多。药房窗口直接服务附近街区的老年人,长期购药建立的信任,老人们常会拿着手机来找药房工作人员请教。“老人上了年纪,要应对生活中各种手机应用,屏幕上按键又不好‘戳’,经常想不起来下一步该怎么点。遇到他们主动掏出手机求助时,我们都会帮他们。”陶小萍说。

“学了转身就忘了,是我们老年人的特点。两年前子女就教过我怎么用微信、怎么设置输入法、怎么发图片这些手机基本操作,但像扫码付款、出示健康码、医院预约挂号等稍微复杂点的还是不会搞,即使教了也会忘,问多了又怕子女们嫌烦,这是目前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面对手机应用最大的困难。”3月开始,66岁的李桃源在电视上每周收看手机使用课程,每节课都准备了纸笔,她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在纸上涂涂画画做标记。但李桃源坦言,一遇到实际操作“还是不灵光”。

日前,一份老年人智能机使用调研报告显示,应用使用与功能操作是老年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最大的障碍,占比高达46.7%。很多在年轻人眼中再简单不过的基础操作,恰恰是老年人使用手机时最大的问题。

社会力量

努力助力他们跨越“数字鸿沟”

面对摆在老年群体面前的这些痛点,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无障碍数字生活,全社会正在形成合力中。

最直接面对居民的万能帮手是社工、志愿者,他们成了辅助老年群体实现“数字扫盲”的主力军。

记者了解到,2020年底,针对老年群体的“数字扫盲”行动已启动,镜湖区各级老年学校率先开展起社区手机课堂“以新带老”的尝试。“社工、志愿者首先给各级老年学校的骨干成员实现数字扫盲,再由他们在工作中边实践、边推广到身边的老年群体中,让老年人形成抱团式互助学习。”镜湖区老年大学校长周超介绍基层开展“数字扫盲”的经验。

陈文尧是镜湖区弋矶山街道的一名年轻社工,也承担着荷塘社区老年学校数字扫盲志愿工作。“在基层,我们把引导老人参与智慧生活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开展。先是重点引导社区的‘关工委五老’们,他们有工作经验,学习热情高,接受新鲜事物劲头很足。”陈文尧告诉记者,以他们街道的中国好人庄燕劳为例,几年前,92岁高龄的庄燕劳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如今已经可以熟练使用微信与社区保持沟通。“鼓励老年人克服畏难情绪,年龄不是问题。”面对老年人学得慢的问题,陈文尧和同事们参照教父母用手机的方法,利用会前会后老同志们相对集中的时段,就一个普遍的问题拆分了反复地教。“一段时间下来,这些老党员、老志愿者们不但学会了用微信建群处理工作、安排各项事务,如今,走到社区里,常见到他们掏出手机现场指导其他老同志的场景。”陈文尧说。

在主城区的老旧小区,志愿者们非常关注老人的“数字扫盲”工作。黄果山社区的经验是,除了在课堂上给老人们集中手机扫盲,社区大门向老人们一直敞开,随机在生活场景中帮扶老人。“我们留意到尤其是空巢老人,拿到智能手机,第一时间来找志愿者。平时老人们遇到手机操作不灵光、不会线上支付、不敢绑定银行卡等问题,也都第一时间来找社区志愿者。”赭山街道黄果山社区的志愿者吴静每天穿梭在社区居民中,总会有老人拿着手机围上来请教,面对老人们屏幕字小看不清、手抖“戳”不准界面、程序弄不清等普遍问题,吴静都会不厌其烦地教,一遍不行再从头来。遇到老人感慨自己“年纪大了不行了”,吴静总会宽慰一句“谁都有不会的东西,很正常,慢慢来”,一句话能让老人放下忐忑的心。

教学相帮

让他们离共享数字生活更近一点

作为承载全市老年人“数字鸿沟”扫盲行动教学任务的芜湖老年大学,今年春季学期已开展了7期面向全社会的电视手机教学。

“作为手机普及课程,老年大学在教学设置上全面兼顾老年人的学习特点,邀请社会各界参与课程设计,目前邀请了医保局、市银监会、市公安局相关人员共同参与教学 ,涉及支付安全、就医问药、数字出行等老年人关心的场景应用,通过芜湖生活频道、教育频道定期向市民播放。”市老年大学教务处主任汤正东向记者透露。

有着多年智能手机教学经验的邵琳老师,在这次电视教学活动中已连续承担了两期教学任务。“智能手机教学要充分考虑老人看不清小屏幕、阅读理解慢等困难,让老人们听得懂、能操作得起来是我们的教学目的。”邵琳老师利用手机同步投屏的方式分解授课,结合PPT,让手机操作的每一步骤投在大屏幕上,老人看着大屏幕跟着点击手机小屏幕,这样学习语音视频聊天、组建群、发微信红包、发定位等基本操作便轻松多了。

每周有4个下午,来自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团队都会给三山经开区老年大学开设手机扫盲课。“有智能技术经验的年轻人面对一群老年人,在怎么教怎么学中摸出了爷爷奶奶们学习智能手机的痛点和难点,以小课堂、点对点、慢慢来的方式,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帮爷爷奶奶们实现数字扫盲,带领老年人参与进数字生活。这是一次很好的社会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尝试。”该老年大学办公室主任汤琦介绍,结合社会力量,老年教育机构正努力在“快时代”关照好“慢速度”,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方面做积极尝试,让老年人都能享受指尖上的智慧生活。

记者 王惠 文/梅韬 摄

新闻推荐

2021年4月17日 计划停电工作

1.因双电源改造,九龙变中三124线花津南路#02环网柜#03开关停电时间:08:30-15:30范围:【弋江区】花津南路: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陈烨同志事迹2021-04-16 00:49
猜你喜欢:
评论:(智能手机时代 老年人如何跨越“数字鸿沟”?)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