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汪潜
星火微光,足以照亮寒冷的冬夜。点滴暖流,亦能汇成滔滔江河。
近年来,弋江区不断深化“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通过搭平台、建基地,全面提升境内志愿服务工作能力和水平;强化精准化、专业化引导,不断拓展志愿服务内容。在这里,从幼童到长者,从党员到群众,从机关到基层,从田间到社区……无处不在的公益事业织起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志愿服务网络,“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深入群众心中。
搭平台 建基地
志愿服务品牌效应凸显
在芜湖阳光爱心协会发起的线上爱心筹款活动中,承载公益帮扶事业的“爱心储存罐”被近140位爱心人士踊跃“领回家”。“一天捐一元,一年就有365元,收集7个储存罐就能帮扶一个特困家庭。”芜湖阳光爱心协会会长王桂翠表示,“7+1爱心储存罐”项目发起于2013年,历经数载,已成为内容新颖、特色凸显的品牌项目。 “多对一”的重点帮扶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爱心人士的认可。2020年,该项目共收到36位爱心人士认捐的40个储存罐。
以品牌建设引领志愿服务,俨然成为该区志愿服务常态化的一道缩影。在已入驻15家社会组织的弋江区“心暖花开”社会组织联合会,有芜湖阳光爱心协会发起的“爱护航”项目,关注儿童健康成长;坚持15年的芜湖阳光爱心协会“助学”项目,助学金额累计已达百余万元;致力于关注城乡退伍老兵晚年生活的心连心爱心协会,常年不断为老兵提供慰问帮助。“通过搭建枢纽型综合服务平台,集合多个社会公益组织和品牌,持续发挥志愿服务影响力。”弋江区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精准化 专业化
志愿服务“术业有专攻”
明亮温馨的教室,色彩斑斓的图画,专业负责的教师队伍……在马塘街道元山社区芜湖暖星小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轻松愉悦的氛围令人印象深刻。据中心负责人黄涛介绍,该公益组织成立于2018年,致力于为自闭症、发育迟缓和语言障碍等儿童进行干预训练,目前已有42名学生在这里接受系统学习。“面对这些特需儿童的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很多家长往往止步于高昂的纯商业干预费用,一个月动辄数万元的投入。”黄涛坦言,面向特需儿童成立暖星小镇社会组织的意义在于:依托公益力量为他们的成长教育保驾护航,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精准化、专业化志愿服务,突出了专业力量的强大动力。以城南各个高校为主体,大学生志愿者结合所学之长,进社区送义诊、免费维修小家电、安全知识进校园……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特色;结合“邻里守望”新型邻里关系的建立,弋江区各街道社区以破解社区治理难题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开展促进邻里氛围和谐、融洽居民关系为目的的志愿服务;(下转2版)
新闻推荐
□芜湖王熙之公交车向东驶出市区,一路朝老家的方向前行。经过一座座小站时,车载语音系统不停地播报着我再熟悉不过的家乡的...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