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连续阴雨的天气难得放晴一日,记者来到湾沚区三元村的可东家庭农场。
田间地头,几台挖机轰隆运作,正清沟清淤,一旁有人在平整土地、重新筑埂、除草清障;基地育秧大棚内,一叠叠秧盘整齐码放在一起,第一批播种育秧的水稻春苗,正在稳定地出苗中……
记者从市农技中心获悉,眼前一派繁忙的可东家庭农场,是芜湖市最早春耕备耕的家庭农场之一,可谓是“打响了春耕生产第一仗”。
连栋温室大棚+叠盘育秧技术
助力春耕备耕抓先机
说起春耕备耕,你是不是还停留在这样的传统印象里:农民的身影忙碌在田间,各种大中小型机械穿梭其中……
实际上,记者此次探访可东家庭农场春耕备耕现场,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最关键最忙碌的不只在田野上,还有大棚内的育秧环节。
“我们今年春耕要种1000亩再生稻,规模比去年翻了一倍。‘早’字当头备春耕,所以我家育秧播种比别人早了1—2天。”该家庭农场负责人潘晓玉介绍,3月1日整理大棚地基,3日泡种,5日进催芽箱,7日正式上播种流水线进行第一批育秧。“我们计划分四次育秧,16号之前全部育完。这样的话,按照秧苗生长情况,大概3月底4月初,就能把苗全部移插到田里去了。”
潘晓玉说,“早”的关键,在于去年湾沚区农业农村局支持建成的连栋温室大棚,为再生稻提早育秧、头茬早收和后茬稳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过去露天育秧和普通二代大棚育秧,保温效果差,容易受到极端天气影响,管理难度大,风险也大。”潘晓玉回忆,去年春耕时,3月底4月初突如其来的倒春寒低温直接冻死了200多亩秧苗,让她损失惨重,也影响了种植面积。去年底,在湾沚区农业农村局指导和支持下,她的家庭农场建起了8000平方米的智能化连栋温室大棚。记者在现场看到,这种大棚确实非常“气派和结实”。“与二代温室大棚比较,连栋温室大棚保温效果更好、整体空间更大,而且御寒能力强,农事操作也更加便捷。”潘晓玉说,连栋大棚中还配有轨道式自动化运送秧设备、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和智能化温室环境监测控制设备。
另一个抢抓春耕先机的“诀窍”则是叠盘育秧技术。“今天育苗生产线没开,明天我们会育第二批苗。”在车间内,潘晓玉向记者科普这种育苗新技术的流程——“浸种催芽后,我们将芽长不超过半粒种、根短粗壮的水稻种芽放在播种仓口里,放上水稻育秧盘,通过机器流水线进行基质装配、浇水、播种、覆盖等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完成播种的过程。”一个个秧盘播种完成后,会进入育秧大棚内进行叠盘,便成为了记者眼前码在一起的样子。“这种叠盘育秧技术,叫‘暗化处理’,相当于把水稻芽种关进了温室,既保温又保湿,可以提高播种和出苗质量。”潘晓玉说,再过两日,就可以把秧盘摆放到大棚里的苗床上;而稍加时日,等秧苗顺利长到一定的高度,就可以机插到户外农田里。
“当然田里也没闲着,在进行一些准备工作。我们这是梯田,清沟清淤、除草清障、重新筑埂等工作量大。”潘晓玉笑着说,不过好在如今机械化程度高,一切都有条不紊。
“按照去年的情况,我们预计今年8月初可收获再生稻前茬,每亩在650公斤左右;到10月末,再生稻后茬每亩可收获300公斤左右。前茬后茬一起,每亩田900元左右的纯利润是肯定没问题的……”春耕才刚开始,但潘晓玉说她充满信心。
芜湖市掀起春耕备耕热潮
记者从市农技中心了解到,芜湖市已掀起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的热潮。
“午季作物生产情况方面,全市在田午季作物面积120.6万亩,目前长势较为匀衡,健长苗架墩实,丰收基础良好,单产可望提升。”市农技中心副主任宋卫兵介绍。而在春播农作物种植意向方面,调查统计,2021年芜湖市春播主要农作物种植意向中,早稻(再生稻)意向种植面积46.4万亩,较上年实际面积增加4.16万亩;中稻、一季稻计划种植165万亩,较上年实际面积增加3.42万亩。“此外,玉米计划种植14.8万亩,棉花计划种植4.02万亩,春播蔬菜计划种植32.9万亩。”
“我们正积极开展苗情调查,进行分类指导。”宋卫兵说,为扎实推进春季田管工作,春节后市农技中心就组织了农技人员组成专家组深入各县(市)区田间地头,开展苗情调查;各县区也组织了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到田间调查农情,根据田间小麦、油菜等午季作物生长情况指导广大农民开展清沟沥水、施肥除草等春管春防工作。
春耕农资货源方面,市农技中心表示,总体充足,不过价格涨幅明显。“根据调查,目前各地肥料、农药和农膜等农用物资已基本准备到位,货源充足。”宋卫兵透露,尿素价格上涨明显,涨幅在20%左右;磷肥、钾肥、复合肥涨幅在10%左右;主要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价格涨幅均在10%左右;除棉花种价格略有降低外,其它种子价格均有10%—20%的涨幅。
“为净化农资市场,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芜湖市农业综合执法部门也正积极开展农资市场监管,维护农资市场经营秩序,防止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影响春耕生产。”宋卫兵表示。据悉,一月份以来,各级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进行市场巡查28次,出动执法人员220人次,发放资料8千余份,检查企业112家,抽取农资样品20多个。
大力发展再生稻产业
开拓乡村振兴新思路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潘晓玉的可东家庭农场所种植的再生稻,正是芜湖市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中的一大亮点。
“在我们江南,传统种植模式是‘一油一稻’或者‘一麦一稻’,这种模式下,粮食价格、粮食生产波动大,再加上连年农作物秸秆焚烧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湾沚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董根生,同时也是可东家庭农场育秧中心包村联户技术联系人。他告诉记者,从2015年起,湾沚区从优化种植模式、调整种植结构入手,开始大力推广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的生产模式,“什么是再生稻生产模式?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两收’,即一次播种、两季收成,这种模式经济和生态效应都非常有优势。”
在董根生看来,发展再生稻产业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种两收,首先水稻产量上去了,每亩田两次收获能有900到1000公斤的产量。”董根生说,头茬稻8月上中旬收割,不用再育苗、插秧,约60天后就能再收一季,既节省人力又降低成本。“再生稻都是采用全程机械化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特别明显。”董根生现场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两次收获,第一次纯利润是每亩200—300元;而第二次收获时,由于后茬基本不用农药,品质更高,纯利润可达每亩700元左右,“算下来,再生稻生产模式一亩的纯利润有近1000元!”
而让董根生支持推广再生稻的原因,更在于其生态效益。“再生季只需要追肥一次,充分利用头茬土壤中未用完的养分为后季所用,大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同时再生季不施用农药,整个生产季节比传统模式可以减少用药2—3次,减少了面源污染。”董根生表示,最为重要的是,再生稻生产模式可以把水稻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成为有机肥,可以很好地破解因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是实施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一战略的实践探索。
记者了解到,芜湖的再生稻种植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目前主要集中在湾沚区。去年,湾沚区再生稻种植面积达到了18000亩,预计今年将增加到22000亩。
“乡村振兴要靠农业振兴,农业振兴要靠产业振兴。”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再生稻模式推广的董根生认为,要进一步推动再生稻产业的全程机械化、轻简化、品牌化,这是乡村振兴的一条新思路,“发展再生稻产业,既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益,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环境,总结下来就是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记者手记
采访中,还有一些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经营着可东家庭农场的潘晓玉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吴可东,是在2013年回家乡创业的。这对70后夫妻,早年在外干基建工程,带的工程队常年有30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同乡。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后,两口子想回家乡创业,在四处选项目时,他们突然发现,家乡不少土地怎么都荒芜了?
“我们当时有点内疚,因为村里壮劳力,都跟着我们出去干工程了。”潘晓玉说,她和丈夫一合计,不如把这些土地流转下来干农业吧,建设家乡。
另一个细节,则来自湾沚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董根生。他是吴可东的同乡,更是可东家庭农场一步步壮大起来的见证人。回乡创业的那一年,可东家庭农场亏损严重。第二年,潘晓玉求助到了当地农业部门,最后对接上董根生。一路走来,董根生操的心不比潘晓玉夫妻俩少,大到如何推广全程机械化,如何建育秧工厂、建烘干厂;小到要用什么肥,要用什么机器,董根生和一众农技人员,始终全程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帮助和指导。就在回答记者问题时,有一些潘晓玉觉得不够清楚的地方,她马上一个电话给董根生,“董主任,我问您一件事……”潘晓玉说,技术方面的事,要问董主任,他比谁最懂。
“干农业不是件容易的事,何况这对夫妻一开始并没太多经验。我们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这是应该的。”董根生说,看到这个家庭农场越发展越好,他由衷感到高兴。
这也让记者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既需要潘晓玉夫妻这样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的人,也需要董根生这样善于解决疑难问题、指导乡村发展的服务型专家。这样的“双向动力”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才能更好地落地生根。
□ 记者 唐乐燕/文梅韬/摄
新闻推荐
芜湖伟星南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伟星金色利民5#、6#、9#楼盘,经审查,该公司建设手续完备,符合预售条件,且该公司的预售...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