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宣机场候机厅记者郑远 摄
□记者 张申尚 冯光宇 余霏
芜湖古称鸠兹,因鸠鸟翔集而得名;飞翔,是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守望与象征。穿过2500年的历史时光隧道,芜湖人的“飞天梦”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现实。
上世纪50年代,芜湖造船,漂洋过海;上世纪90年代末,芜湖造车,驰骋四方;而如今,芜湖实现了造飞机的梦想,载人航天、国产大飞机等,都有“芜湖智造”的参与。
一个无中生有的战新产业
在试飞圆满成功、通航步步临近的芜宣机场的西侧,是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它已成为芜湖市航空产业的地标,见证了芜湖航空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整机到部件、从初创团队到龙头企业的不断突破。
2017年7月8日,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公司生产的首架双发四座DA42飞机完成试飞,飞行高度4500米,最大速度410公里/小时。其后,捷报频传。截至目前,“芜湖造”钻石飞机已经交付了60余架,订单保有量达到150多架,能够满足今年和明年的生产,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好消息不止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一家。
中科飞机TA-20教练机首飞成功,填补安徽省空白;国内首张通用航空发动机PC证落户园区,AE300航空发动机成功打破国内适航活塞发动机生产“零记录”;航瑞航空动力多款发动机完成高原测试,搭载翼龙等国产大型无人机进行验证;华明航电CR9IFD综合飞行显示系统CTSO取证顺利,有望培育出国内首个提供满足适航认证需求的航电系统企业……
放在2013年之前,没有人会想到这么多高端企业、高端技术、高端产品,能在芜湖培育出来,且呈现出“爆发”状态!
“可以说,我们现在足不出户就能组装出一架飞机来。”芜湖航空产业园副主任周才德自信满满地说。
周才德介绍,芜湖航空产业园始建于2013年,当时还是一片荒地,几年时间来,伴随着产业细分领域的项目入驻,通航研发、制造、运营全产业链发力,实现了通用飞机、无人机、航空发动机、螺旋桨、航电系统、模拟器、航空部附件等通航制造产业链产品自主化生产,集聚了相关项目近百个,先后获批国家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省战新产业集聚发展试验基地、省航空特色小镇等。“芜湖正在为通航产业的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按下‘加速键’。”
(下转3版)
新闻推荐
1月14日,记者从芜湖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市卫健委和市疾控中心获悉,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巩固江城来之不易的...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