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来电话,说起今年是阿英诞辰120周年,岁末已至,各方面好像都没有什么动静。其实,去年,阿英的长孙钱荣毅先生曾跟我提到,准备举办纪念活动,并邀我参加。大概是因为疫情影响,至今未见下文。
朋友是个说做就做的人,几天后组织了一批人去镜湖边的烟雨墩参观,那里设有“安徽文化名人藏馆”,其中包括“阿英藏书陈列室”。我因事抽不开身,未能同去。
二十五年前,我初到芜湖工作,最惦记的就是“阿英藏书陈列室”。我读鲁迅,知道写过《死去了的阿Q时代》的作者钱杏邨,笔名阿英,安徽芜湖人。现代文学史上,“太阳社”的代表作家蒋光慈、钱杏邨,一个在芜湖读过书,一个是土生土长的芜湖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辑阵容强大,蔡元培作总序,分册的编者有胡适、郑振铎、茅盾、鲁迅、郑伯奇、周作人、郁达夫、朱自清、洪深、阿英。阿英编的是第十卷《史料·索引》,他可以说是新文学史料学的奠基者。阿英还是一位著名的藏书家。他去世后,家人将存留的藏书捐给家乡芜湖市图书馆。当地机构颇为重视,在风景优美的烟雨墩设立了“阿英藏书陈列室”。
当时,因为读过陈平原的《江南读书记》,对参观已有思想准备。我首先到学校办公室开了一份证明,说因从事相关“研究”,需要查阅资料,请有关部门予以接待云云。然后,直接去见芜湖市图书馆的馆长。他有些疑惑,但看到是有大红印章的公函,也就二话没说,在上面作了批示。于是,我拿着这张“圣旨”,进了烟雨墩。
烟雨墩在镜湖西南角的一个人造的小岛上。有一座石桥连着岸边,走过桥是一个铁栅栏门。岛上有一幢两层的红砖老楼,绿树掩映,闹中取静。“阿英藏书陈列室”在二楼。有些样品放在玻璃柜台里,更多的书则堆在库房里。就像陈平原所写的情形,工作人员拿出一份书籍清单。他说只能看看目录,书都不方便给我看。我便坐在一边翻阅,果然是以晚清通俗文学为主,而且只有简单的书名、刊名。条目也不多,只是这里收藏的一部分。我兴味索然,本来打算做笔记的本子上一个字都没写,怏怏而去。随后,我写了一篇《初访阿英藏书馆》,发表在《大江晚报》上。题曰“初访”,意思是还会有“重访”,可我再也没有去叩访过。
烟雨墩倒是又去过一次。那是十几年前,有外地的朋友来芜湖,一行人陪同进去转了转。当时,“阿英藏书陈列室”的门锁着,值班人员不在。大家看了楼里另外两个室,“王莹资料陈列室”和“洪镕藏书陈列室”。小楼的北边,还立有“阿英纪念碑石”,我第一次来时不曾注意到。扁方形碑身上的浮雕,是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阿英的头像,左右两边分别写着阿英的生卒年,底座上是李一氓题写的“文心雕龙”四个字。
可我至今也不明白,阿英和“文心雕龙”有什么关系。我翻过《阿英全集》,没有发现他关于刘勰《文心雕龙》的论述。那么,李一氓说的“文心雕龙”,应该是取字面的意思了。然而,阿英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有自己的追求,并不在乎“文心”,以至于他的许多作品,今天看来,史料的价值大于艺术的价值。
安徽大学的吴家荣教授也是芜湖人,曾在安徽师范大学学习、工作。当年“阿英藏书陈列室”建立,他是第一批进去参观的。受其感召,他立志于阿英研究,历时多年,终于完成了一部《阿英传论》,这本传论堪称研究阿英者的一本必读书。在给吴家荣《阿英传论》撰写的书评中,我谈到,阿英的文化形象是“三位一体”的。即作为“太阳社”代表作家、批评家的“钱杏邨”,作为抗战时期历史剧作家的“魏如晦”,作为文学史料学家的阿英,三者集于一身。他后来以阿英的名字行世,足见他作为史料学家,更加广为人知。吴教授也是《阿英全集》的编者之一。阿英爱书、读书、藏书、用书,一生都与书相伴。抗战时到农村打游击,也不忘在当地找书。解放初在天津工作,事务繁忙,他还隔三差五去逛旧书摊。这些都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也许是因为我在对谈中提到“小惠”代阿英买书的细节,阿英之子钱小惠生前看了视频后,托人寄给我一套《钱小惠作品集》。可阴错阳差,我收到这套书时,作者已经过世。于是,我与钱小惠之子、阿英长孙钱荣毅先生有了联系。钱小惠也是一位作家,生前供职于北京文联。《钱小惠作品集》收有他与人合作的阿英传记《镜湖水》,较之以前出版的单行本多出不少内容,某些错讹也得以改正。但因为隐没在一大堆作品之中,似乎并没有引起阿英研究者的注意。朋友是地方文化专家,我写过一篇书评后,便把这套作品集转赠予他,希望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020年行将结束,朋友策划一个专版,纪念阿英诞辰120周年,向我约稿。关于阿英,我没有专门研究,找不到什么新颖的话题,只能勉为其难,写下这些记忆中的陈年往事,略表仰慕之情。我在芜湖生活这么多年,没有对宣传阿英做出任何贡献,深感惭愧。希望这个专版的问世,能够引起读者、特别是芜湖本地的读者对阿英的兴趣,能够以芜湖出了一个阿英为荣。
桑农
新闻推荐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我已是杭州市天地实验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因工作需要来到我的母校南瑞实验学校...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