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向往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桃花源”到底是什么样?
在芜湖市湾沚区湾沚镇,就有一个桃园村,上演着现实版的“桃花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园村内正是如此,一座座整洁的农家小院,一个个清澈的池塘,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处处勾勒出美丽乡村的别样景致;“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桃园村让人更流连忘返的,不止是美丽村貌,还有村民们富足祥和的生活、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民风正、村兴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桃园村党委书记梁友文告诉记者,以乡风文明带动乡村振兴,是他们通向世外“桃园”的必由之路。
探访—— “乡风文明建设中,每个村有自己的文化”
继上半年获得全国首批21个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后,日前,桃园村又获得了“含金量”十足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明村究竟长啥样?日前,记者进行实地探访。
一条条整洁的柏油村道,一面面粉刷一新的文化墙,一幅幅手绘乡风的宣传画,走进桃园村后,便能感觉文明之风扑面而来。而走进不同的自然村,又有迥然不同的感受:
走进相思园自然村,这是南宋状元、词人、书法家张孝祥的后裔村,村里“张孝祥文化”非常浓厚。四处都是张孝祥的诗词,跟读书屋里有关于他的史料和著作,村民说,不久后,村里将修建一个张孝祥雕塑。
走进洑宕自然村,这个如今被称为“幸福里”的小村庄,以“福文化”为特色。村口一面白墙上,大大的“福”字格外醒目。沿着该村主干道一路前行,家家户户都贴着不同书法体的“福”字,还有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彩绘作品诠释着村民对于福的理解。
走进顾村自然村,和前两个村庄有所不同,这是一个以移民为主的村落,村里56户人家就有24种姓氏,因此,这座村子主打的是“移居和谐”文化。虽都是移民而来,但大家很团结,所以,村口特意设计了“奋进新时代”“改革开放”等特色建筑,标志着大家有一致的追求。
“自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以来,我们桃园村注重因地制宜,盘活本土文化资源,不断寻求群众的认同点和传承点,为每个村庄找到乡村振兴的发力点。”桃园村党委书记梁友文介绍道,桃园行政村有24个自然村,这三年内,已对6个自然村进行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我们的思路很明确:每一个自然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都大力结合乡风文明建设,通过深挖不同的乡土文化根脉,以文化人、以文养德,最终带动乡村振兴。”
“什么是乡村振兴?我心中的乡村振兴,就是村民能回来,老人有人照顾,孩子不再是留守儿童,村庄美了,环境好了,经济也慢慢好起来……”村委高飞告诉记者,乡村振兴“这件大事”中他们更看重精神文明层次的建设,看重乡村人文环境的改善,“我们都觉得,从文化认同感出发,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最好的引擎。”
揭秘——
“改变的关键,在于村民自己唱主角”
桃园村乡风文明建设在全国一直走在前列,问及其中的“诀窍”,梁友文坦言,“村民自己唱主角”、村民自治是其中的关键。
“可以说,桃园村看得见的改变,要从2018年中秋节说起。”采访中,梁友文告诉了记者一个故事:2018年的中秋节那天晚上,在相思园自然村,乡贤张国旺将在外创业回乡过节的村民和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召集到一起,大家一晚上捐款了43万元,决心要让家乡来一场彻头彻尾的改变。
梁友文说,这场自发性的会议就是相思园乃至整个桃园村“蝶变”的序曲。
“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村民从观众变成主角,从旁边看变成了一起干,参与环境治理的热情一浪更比一浪高。”村民自己唱主角后,村庄的改变自然驶入了快车道——道路硬化、雨污水分流、垃圾分类、房前屋后菜园整治,这些是最基础的;然后,为了让乡风文明制度化,桃园村还制定了村规民约,并开展各类评选活动,制定考核办法,用模范评选、相互监督、积分
管理、分红奖励等一系列自治举措来推动管理长效化,防止陈规陋习反弹回潮;此外,桃园村还成立了村民道德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由有威信的村民任组织成员,更新群众的孝养理念,并成立“两代表一委员”和“老长辈”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室,确保矛盾不出村,保障村庄和谐稳定。
相思园自然村的王年宝家,就是在不久前完成了“对小家的改造”。“村里越来越美丽,‘大家’变漂亮,我自己的小家也不能落后呀。”于是,从今年年中开始,王年宝将老房子翻修一新,此外还买来了简易的白瓦,将走廊和屋檐装饰成徽派建筑的模样,甚至还在墙上写上村民村规和“义德廉耻”的书法。“总共就花了万把块钱,自己家里搞漂亮了,不拖村里的后腿,我心里的一桩大事总算完成了。”王年宝笑着对记者说。
“有了村民们的鼎力支持,村里各项工作都得以顺利推进,很快,改造的村庄就焕然一新。”梁友文透露,为何在乡风文明建设当中,要从文化认同感入手,也正是这个道理,“基于文化认同的乡村治理,更容易推动村民自治,更能让乡村振兴迈上新的台阶。”
梁友文认为,这样的“村民自发要求改变”就是村庄建设最好的动力,“比如相思园改变后,隔壁的洑宕自然村看到了,也跃跃欲试,很快也跟随了改变的步伐。”如今,在桃园村的各个自然村,给家乡“美颜”可谓是大家的共识,一个个村庄正陆陆续续迎来“新生”。
刨根——
“实现乡村振兴,我们村两委任重道远”
实际上,记者了解到,以乡风文明带动乡村振兴,找准这条路,对于桃园村的村两委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他们长期实践和摸索的结果。
“很多人都说我们桃园村的变化都集中在这两三年,实际上,从2009年开始,我们就下决心要改变。”梁友文回忆道,在2009年以前,桃园村是一个“空心村”,村集体负债百万,举步维艰。“2009年开始,我们陆续在经济建设上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将村里的集体水面、土地重新整合并发包,打造苗木物流园,将村部后面的废弃小学招商引资为民宿并入股……
梁友文说,在这个过程中,村两委逐渐意识到,除了要抓经济,村民们更缺的是精神方面的一种力量。
“所以要从思想认同出发,要从乡风文明建设出发,聚集群众智慧,发挥群众力量,不断赋予乡村振兴新的时代内涵。”如今,桃园村已总结出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经验:培育乡风文明要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充分调动乡贤、民营企业家等的带动性;要为每个自然村“把脉”,找准他们的特色之路……
民风正则村兴旺。在优良的乡风文明涵养下,桃园村集体经济从十年前的一片空白,到如今逐年壮大。农村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千亩灵芝,万亩桃园,精品民宿、农家乐等产业项目均已落地,带动村民致富。据悉,2019年桃园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8.28万元,今年预计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
“关于乡村振兴,我们还有很多很多想法。”高飞告诉记者,接下来,在紧抓乡风文明建设、全面铺开人居环境改造的基础上,他们认为,产业的建设需要及时跟上,“明年,我们将打造一个返乡创业园,鼓励在外的桃园企业家返乡创业;与此同时,乡村旅游也是我们下一个发力点,1200亩集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即将正式开园……”
高飞说,在桃园村,无论是村两委,还是村民,所有人都有着相同的奔头——让这个“桃花源”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友艺)又是一年冬至到。芜湖公交从12月18日至24日,每天上午7:30至下午4:30将发出冬至祭扫专线,继续为市民提供安...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