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芜湖 今日无为 今日芜湖县 今日繁昌 今日南陵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今日芜湖 > 正文

14.8千米的石硊圩上 党群连心 全力以赴守护家园

来源:大江晚报 2020-07-14 01:31   https://www.yybnet.net/

昨日上午,弋江区白马街道石硊圩老堤上一片忙碌。曾渗漏抢险好的东湾段附近正填土加固,运送沙土的卡车在泥泞的小道上来来回回,来自区、街道、村各级干部挨个接力,将装土的编织袋加固在材料布上;相隔不远的大坝段,近10位穿着雨衣的民工、志愿者挥舞着铁锹,已加设出一段高约半米的子埂,沾满雨水的脸上也有汗水交织在一起……

截至昨日上午10点半,石硊圩老漳河段水位高达13.19米,超过保证水位。目前150多人组成的防汛抗洪先锋队依旧全力保障这段长约14.8千米的石硊圩,守护着1000多位村民生活的家园。

“全力以赴坚守保障”

石硊圩,弋江区全区三大圩口之一,堤防长度14.8千米,除临分洪道主河道的1.98千米达标之外,其余12.82千米的堤段未达标,是弋江区今年防汛的难点。圩下居住着新大垾村476户1128位村民。自7月上旬石硊圩超过保证水位后,控制险情、防止洪水满溢决口的任务刻不容缓。

“清晨5点多就开始填土加固了,预计到夜里才能结束,必须全力以赴、坚守保障。”7月13日上午,在石硊圩东湾段,白马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明亮一边忙碌指挥现场一边向记者介绍。穿着雨衣的他连雨帽都未想起来戴,头发已潮湿,眼睛里布满血丝。可说起圩埂的情况,他烂熟于心。“6日夜里水位就很高了,7日在东湾段发现了渗漏险情,现场几十人迅速挖沟导渗、打桩、踩漏、填土、铺材料布等,8个小时后终于堵住了漏点,排除险情。”

记者看到,出险段的圩堤已用沙土加宽铺盖上材料布,河水中果然打下一排木桩,原来的渗漏点也未看到浑水渗出。出险段附近,机器轰鸣,运土车来回穿梭,挖掘机挥舞着“大铲子”继续扩大填土加固。除了填土加固,大坝、潘碾等共约 1公里的险要路段还在加紧加设半米高的子埂,部分路口段装有砂石的袋子已架设好一道“拦水坝” 。

常住在圩区里的476户居民安危是大家最关心的事。当日上午,经街道撤离组逐户上门劝离,19名五保老人已全部撤离并妥当安置。“老弱病残也第一时间劝导他们可以投靠亲朋好友的,尽快撤离。”陈明亮表示,目前街道已制定了详细的撤离预案,全力保障居民安全。

“圩事为大家事为小”

五保户已撤离、年轻人远离家乡外出打工,石硊圩留守的村民也没闲着。近100位普通村民纷纷加入民工、志愿者队伍,齐心协力共同守护自己生活的的家园。

临近中午,在大坝段,戴着红袖章的58岁党员方彪正和几位村民,将前一日堆出的半米高的泥土进行平整、加固,加设一条长约400米的新子埂。方彪曾是村里的老书记,防汛经验丰富,即使退任后,每次紧急防汛抗洪中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就在7月7日东湾段抢险时,也是他第一个带头跳下混浊的河水中开始规范性地“摸漏”工作,在河水中泡了好几个小时。其实,方彪承包了100多亩农田,可连日来他一心只顾着防汛,地里的农活完全耽误了。问起为什么?他声音洪亮,淡定坦然,“圩事为大,家事为小,要是圩都没了,还何谈我的家和我的田地?”

49岁的胡可军也好几日没有外出打零工,正拿着自家的铁锹埋头修筑子埂。胡可军解释,村里都备了防汛工具,可自家铁锹用习惯了干得也快,正好也不用给村里添负担了。胡可军算是比较年轻的防汛村民。据了解,目前年纪最大的志愿者已经70多岁了,大家都是全力听从村里的指挥,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党群连心,聚力防汛。看着渐渐逼近圩堤边的河水,村民们担忧之余又充满信心。“当然怕破圩,不过相信有他们在,这个难关一定会闯过去!”

图为方彪和村民一起加固子埂

记者 芮娟 实习生 史微 文 记者 许诚 实习生 缴亦杰 摄

新闻推荐

萧瀚携百余位艺术家用画笔助力“战疫”

本报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涌现了一大批慷慨解囊、捐资抗疫的爱国人士,这其中就有一位芜湖籍著名艺术家,他就是萧瀚。近日...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14.8千米的石硊圩上 党群连心 全力以赴守护家园)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