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读书会发言的主题是:观沧海之沉浮,感家国之情怀。
古往今来,历史黄沙之下,多少枯骨掩埋?世间沉浮,王侯将相背后,又有几人成名?
然而,诸君可知,数千年前的齐鲁大地上,却有君臣三人御风而行,各借勇力,登上青史阶梯,书写千古传奇,流传至今。三人各有本领,问之中最值得敬佩者谁,世人皆有判断,而依我之见,流芳千古者,则非鲍叔莫属。
问世间能者几何?但见青史之上,才子谋臣,决胜千里之外,将臣勇士,策马万帐之中。而鲍叔,东海之夷人,贤不至于相国,貌尚不及常人,为何千古传扬?我曾在书中苦寻,看他谋商于鲁,钱财却尽归管仲,看他事主于莒,相位却拱手让与他人。在为人所不解的忍让背后,我却看到,一个九合诸侯的强齐在东方重生,在一次次的退让背后,我却看到,召陵之盟上一面“尊王攘夷”的旗帜缓缓升起。一次次的举贤自退,换来的是“管鲍之交”的传世佳话,数十年的默默坚守,换来的是家国复兴,天下一统的撼世格局。在经过了几千年历史长河的洗礼之后,我才明白,忍让,不是懦弱退缩,而是胸襟博大,心系家国的最佳体现。
说到这里,同学们可能多多少少会对鲍叔一举二让三告退的胸怀产生共鸣,然而,在座诸君,面对万千民众的仰慕崇拜,有多少人会经得起诱惑,在道义和荣誉之间毅然选择前者?面对友人高升的荣华富贵,又有几人能强忍嫉妒,秉公自持?我看到在座的同学,眼中似乎都有一丝犹豫。是啊,嫉妒是人之常情,百姓尚且如此,何况王侯将相乎?祁黄羊举解狐尚且犹豫,屠格涅夫举托尔斯泰而后有隙,面对现实中能力优异而又怀才不遇的朋友,落井下石与秉公举荐的权衡之下,我们便更能感觉到数千年前鲍叔思虑再三的良苦,体会到他作为一个人的高尚品格,伟岸身形。
历史的波涛,浮沉之间,终是来到了我们脚下,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面对国家危亡和自身富贵的秤杆,有多少人卖国求荣,只为在秤上多放下几个筹码、又有多少人能像鲍叔一样,甘心将富贵彻底推下无底的深渊?名利好比镜花水月,待到镜碎水涸,却又使多少人扼腕叹息?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家国复兴的主人翁,面对追名逐利的是是非非,我们就会更加敬佩那一个夜晚,黑暗中鲍叔欣慰的那一双眼睛。
历史已故,沧海沉浮,但典籍中的情怀,是我能读到的,这便是我的收获,分享给大家,谢谢!
指导教师:杨丽
芜湖一中高二(24)班 刘子涵
新闻推荐
□芜湖袁传伟永远忘不了1977年参加高考的那段经历。清楚记得那是隆冬的一天,外面正下着大雪。铅灰色的天空,寒风凛冽,雪花纷...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