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医在我国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学术创新等方面皆有其独有的特色和优势,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长久以来,历代中医通过他们的聪明才智总结出一些颇有特色的治疗和保健方法。在芜湖市中医医院,这些传承下来的中医特色技术,依然在临床诊疗中焕发着勃勃生机。
一、平衡火罐
平衡火罐是在普通火罐疗法的基础上,以中医的整体观及阴阳学说为基础,以神经传导学说为治疗途径,以达到自身平衡为治疗核心,利用闪、滚、游走、摇、着罐不同的罐法循经拔罐,为非药物的自然疗法。其原理在于拔火罐可有效地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使各经脉气血运行通畅,反射性地引起中枢神经向应激态转变,起到调节和改善机体疲劳、平衡肾气、调和肝脾的目的。
中医认为:火罐有温经散寒、舒经活血、祛风除湿、清热泻火、行气通络、消炎抑菌、退热止痛、平衡阴阳等功效。
二、刮痧
刮痧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一般是用刮痧板刮擦身体的后背、颈部或四肢,使身体表面出现红色或暗红色的小的出血点,这些小的出血点我们称之为“痧”,而痧,是人体经络中的“淤秽”,俗称“痧毒”。它会阻碍人体气血的运行、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交换,从而引发组织器官的病变,因而中医有“百病皆可发痧”的说法。
首先,身体健康者,经过保健刮痧,是不会出现痧,仅仅表现为皮肤潮红或是局部发热,身体轻松;其次,通过刮痧的部位能够判断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若是经络循环线路和穴位区域出现痧,则提示为相应经络的内脏功能病变;最后,通过痧象可判断病情康复程度,若为散痧且颜色较浅,那说明病情较轻,容易康复;弱出痧较多且点大成块、紫色出包等,则说明病情较重,需多次保健才能康复。
三、耳穴压豆
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区出现反应,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这些反应点及穴位就是耳穴。
耳穴压豆法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保健方法。此法对以下疾病有较好疗效: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坐骨神经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痛;各种炎症性病症如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肠炎、末梢神经炎等;一些功能紊乱性病症如眩晕症、神经衰弱、失眠、癔症、心律不齐、疲劳综合症、多汗症、胃肠功能紊乱、肥胖、月经不调、痛经、遗尿等;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症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各种慢性病症如腰腿痛、肩周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另外,耳穴压豆法还有保健、减肥、美容、治疗近视等功效。
四、灸疗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艾灸在任何季节都适宜,但在夏季效果更明显,因为夏季得到了自然界阳气的应和,使灸疗的效果得到了提升,夏季艾灸能温经散寒、行气通络,对于寒凝经脉的病症(关节冷痛、活动不利,妇女痛经、月经延后、胃痛、腹泻、哮喘等常见病)效果更佳。
凡是养生,离不开养阳,而艾灸,无疑是养阳的第一法宝。首先艾条燃烧产生的短波辐射,具有超强的渗透力;其次艾烟的药效及其温热使得艾灸有温通之性,温能补其虚,通能化其淤,简单说就是能补充身体虚损的阳气,能温化、排出体内的淤堵、垃圾,艾灸背部督脉,就可养阳气,其实也就是在养命。
芜湖市中医医院骨四科护士长 陈芳
新闻推荐
“两卡制”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真实公平 “智医助理”技术普惠居民
本报讯6月23日,记者从鸠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布会获悉,鸠江区作为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第四批试点县区,目前...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