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端午节将至,粽子是必不可少的过节“重头戏”。今天,咱们来说说如何健康吃粽子。
芜湖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粽子中含有许多糯米,黏性大,老人和儿童的肠胃功能相对较弱,如过量进食,易造成消化不良。建议此类人群选择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少油、少肉的粽子,吃时可搭配一杯红茶或姜糖水,既可暖胃,又可解腻。
粽子里的糯米血糖指数是87,血糖不稳定的人吃了易导致血糖升高,加重病情。如果其中加入了红枣、豆沙则含糖量更高,糖尿病病人应少食或禁食。少食时最好搭配蔬菜,以平衡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建议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市民选择非糯米粽子,以粗粮、杂粮、薯类为主料的粽子,吃时搭配蔬菜水果,细嚼慢咽,便于消化。
某些粽子含有肉、蛋黄、红枣、海鲜等,属于高脂肪、高蛋白、高胆固醇的食品。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患有心血管病的人慎食。某些粽子成分有鱿鱼、干贝、鲍鱼等海鲜类食材,属于高嘌呤的食品,痛风患者应避免食用。
最后对于全体吃货来说,早晨不宜空腹吃粽子,糯米难消化,易引发胃病。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也可以搭配蔬菜水果,缓解肠胃不适。粽子要充分加热变软才能吃,不能与冰啤酒共食。记者 程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旻)近日,芜湖市正式启动了2020年芜湖市空气污染(雾霾)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项目的现场采样工作。据介绍,去年7月,鸠...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