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让一个上百人的企业就这么倒了,工人要吃饭,厂子要盘活,我们一定要为企业找一条出路。”在面对曾经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如今陷入高达3000万元的数起债权债务执行案件时,无为市法院执行局没有简单地通过拍卖分割企业财产的方式执行,而是四处奔走、多方协调,为企业找到合作承包企业,通过“借鸡下蛋、放水养鱼”的办法,让“僵尸企业”重现生机,也让六起牵系八方人员利益的债权债务案联案处理,成功和解执结。
地处无为市姚沟镇的某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管桩分公司(下称“管桩公司”),是一家经营管桩混凝土业务多年、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几年前,因多重原因,这个有着100多名员工的厂子渐渐背上了累计近3000万元的银行金融贷款、民间借贷债务。至2016年工厂濒临停产境地,各路债权人纷纷诉至无为市法院,申请保全查封厂房、土地使用权、机械设备、工程车辆,并酝酿着申请拍卖变卖分割财产。厂长一筹莫展,工人忧心忡忡。
2019年年底,经法院判决后,有六起涉管桩公司的合同纠纷案件进入到执行程序,案卷摆在了无为市法院执行局霍俊利局长及几位执行法官的办公桌案头。“我们不能让一个上百人的企业就这么倒了,工人要吃饭,厂子要盘活。最好的办法还是看能否找到愿意合作承包的企业,来个‘借鸡下蛋、放水养鱼’,让厂子尽快复工复产旺起来,再以上交的收益承包金统筹偿债。”霍局长和几位富有执行经验的执行法官想到了一起。
经过多方打听,执行法官们通过当地姚沟镇政府了解到江苏有一家新型建材企业意欲承租管桩设备继续经营。机不可失,执行干警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联系上江苏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建材公司”)负责人商谈,随后多轮次的召集两家企业和六方债权人开会协商合作事宜以及偿债分配方案。由于各方利益纷争太大,想法很难统一,协调会议几度陷入僵局。执行法官们没有气馁放弃,结合实际提出了“两步走”策略,先引导各方就管桩公司资产出租达成一致,然后再对租金及分配方面具体问题进行充分协商。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执行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八方达成出租与分配协议,随即八方签署了联案执行和解会议纪要。很快,江苏建材公司按约汇来了第一年租金90万元,执行干警顾不得连日劳累,立即严格按八方协议主持兑现了债权分配方案。至此,各方皆大欢喜,六宗案件圆满执行结案。
机声隆隆,作业有序。小镇上一度沉寂的管桩公司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笑颜绽放在工友的脸上。日前一大早,被执行企业和承租公司的代表人高高兴兴地给执行法官们送来两面锦旗。
记者从芜湖市中院获悉,这起案件是芜湖法院“江淮风暴”执行助力复工复产行动的生动缩影。6月3日行动打响以来,截至目前,全市法院执结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债务案件96件,执结10万元以下小标的案件460件,执结涉金融债权案件149件,执结涉党政机关案件8件,执结涉黑恶财产刑案件10件。其中,通过执行和解等方式确保申请执行人权益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助力17家企业复工复产,确保400余名企业员工正常生产生活,为“六保”“六稳”作出切实贡献。记者 顾娅
新闻推荐
1.因电缆更换,吉和变吉银132线银湖南路#07环网柜#01、#02、#03开关停电时间:7:00-13:00范围:【镜湖区】银湖南路:皖江水产品市...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