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最近非常烦躁,静不下心来复习。”高三学生家长汪女士在给本报热线电话里叙说着自己的担心。一个月前,她就把家里的生意全部交给丈夫打理,自己全程陪伴孩子复习备考,每天变着花样给孩子做各种营养餐,希望孩子在考前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孩子现在状态不好,她不知道这段时间,孩子究竟该如何复习才能提升成绩。
汪女士说,女儿进入高三后,学习成绩一直表现得比较平稳,成绩在学校虽不是拔尖,但是也不错。可是,疫情期间,女儿网课学习效果不是很好,她甚至认为自己和同学之间拉开了很大距离。复学后,女儿几次模拟考试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问题都出在理科综合上。所以,她希望女儿考前能够多做些试题,还特意给孩子报名校外培训班,一对一辅导,指望着孩子考前能好好冲刺一下。可是,女儿的学习状态一直都不是很好,经常晚上学习时感觉有点疲惫。按理说到了最后十几天 ,应该争分夺秒,但是女儿都不想学了。汪女士说,一想到这儿,她晚上急得都睡不着了。没想到的是,她的情绪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孩子也变得更焦虑。
建议
可以适度紧张,切勿心浮气躁
在接下来的这段关键时期,学生在复习备考方面应当注意哪些呢?对此,记者采访了芜湖市一中高三班主任黄友高老师。
“高考前一个月,考生要稳住心态、合理休息,调整生物钟。”黄友高说,当前已是最后冲刺阶段, 疲惫、焦虑在所难免,但一定要及时平复调整。这个时候绝不可以打疲劳战。一方面,此时的问题已不是通过牺牲睡眠时间,打疲劳战能够解决的;另一方面,有些同学习惯挑灯夜战,到时生物钟混乱,这是高考大忌。高考两天,语文和综合考试时间两个半小时,数学、外语也有两个小时,加上进场安检等环节,一场考试将近三个小时。没有充沛的精力、集中的注意力,不可能有良好的发挥。因此,从高考前一个月开始,就要把晚间睡眠时间调整到十一点半以前,将生物钟调整切换到高考状态。
黄友高建议,这段时间,学生不要再沿用以往的高强度、长时间学习的作息时间表,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家长每天坚持陪孩子慢跑或快走10分钟,这都有助于放松心情、提高学习效率。家长期待孩子考前短期内成绩能有大幅提高,这会让孩子背上沉重的包袱。另外,原有饮食习惯的改变,如家长给孩子刻意增加营养,既加重了孩子的心理压力,也会造成孩子身体不适。
此外,很多考生和家长的焦虑主要集中在模拟考试成绩的不如意上。不同的模拟考试的试题,所考的知识点、侧重点会有所不同,考题的难易程度也不相同。考生和家长不必为一两次的模拟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而过分着急。关键在于及时调整心态,认真分析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才可以在接下来的复习迎考中对症下药。
支招
学有方法,考有技巧
黄友高说,根据往年所带学生的高考经验,如果考生心态调整得好,能够准确定位自己复习的突破点,明确复习策略,再加上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从而形成良好的生物钟,考生尤其是中上等程度的学生,在成绩提高方面还是大有可为的。
黄友高建议,考前一个月,考生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知识才是关键,决不能以题海战术替代复习。复习的重点要放在查漏补缺、知识点梳理和整体回顾上。今年1月份颁布的《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明确了考查内容,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其中第一项“必备知识”其实也就是各学科的主干知识,无论是高考的重点、热点还是难点,都基于一些主干知识,也即基础知识。在剩下不多的这段时间里,在已经完成一轮、二轮复习的基础上,应当要回归主干知识。主干知识的回归与把握,是应对高考试题的有力抓手。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底气,缓解紧张焦虑。
其次,这个时段复习应该精做多思。在黄友高看来,不管是历史复习还是其他科目的复习,最终的目的是应对考题。因此,除了基本的知识储备外,还要练就答题技能。此时,要精做往年高考真题,以前做过的也可以继续研习,要多思考总结解题思路,领悟命题者的考查意图。黄友高很认同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员刘芃的观点:“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琢的产物,当你真正把格式搞透了,这些试题便有如己出,临考时对试卷绝无陌生之感,并会触类旁通。”
这个阶段复习要跟着学校老师的安排走,但考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平时出现的失误点和盲点。“我们班也有学生请假一两天,孩子想梳理知识点,这也是可以的。但是有些同学认为学校也是复习,还不如去补习机构培训冲刺班,冲一冲,这个想法不可取。”黄友高说,关于临高前补课的效果问题,还需要因人而异,尤其是一些有着严重偏科现象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弱项进行突击训练。但是这个前提条件是不会影响正常的在校学习。
这个时候补习机构地毯式复习肯定不合适,而所谓讲解的重点,有可能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此,这个时候要和老师沟通好,自己哪些知识点薄弱欠缺,这样才不会耽误任何时间。同时不建议补课时间过长,学生在补课的同时,和学校的节奏也要保持一致,不然会打乱考生的复习节奏,高考前会心情更紧张焦虑。记者 奚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邓健俞冰清)记者从市重点工程管理处了解到,目前西广场的各项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力争6月底前,保障旅客通...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