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潘晔 乐培意
“人民的事没有小事。”说起自己今年提交的政协提案,芜湖市政协委员朱庆中说,低层住宅直供自来水水压过低、出水忽大忽小,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关注、积极解决。
朱委员所说的提案是《关于芜湖市低层住宅自来水水压过低的几点建议》,也是今年芜湖市政协的重点提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加快发展,城区用水量激增,部分小区尤其是高层住宅小区出现低层直供水水压过低等问题,给市民生活造成影响。连日来,市政协对该重点提案进行督办,并依托“请你来政协,有事好商量”平台,进一步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努力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民生问题呼应群众关切
“你看,这是供水高峰期的水压,在0.1至0.25之间波动。”提案督办过程中,长江之歌一期的物业工作人员向委员们展示该小区1—4层楼的水压情况。一般来说,如果水压保持在0.14以上即可正常用水;如果低于0.14或者波动幅度过大,就会影响居民用水。
长江之歌一期是高层住宅小区,1—4楼是直供水,5楼及以上是二次供水。“该小区4楼以下的水压经常不稳定,有时水管出水只有细细的一小截。”朱庆中告诉记者,我们前期调研发现,除了长江之歌以外,新里城、鼎邦家和园、龙凤嘉苑、蓝鲸湾等小区也或多或少出现类似问题。出水小、水压不稳等问题主要集中在高层住宅的低楼层区域。
“近年来,居民用水水压问题已经多次被列为市政协重点提案,可见一件‘小事’往往是社会广泛关注、呼应群众关切的大事。”市政协提案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此,当委员提出该提案后,全程参与提案督办,不仅减少中间环节,更能充分发挥委员自身优势。这种协商形式能够给提案者以鼓励,给承办单位以协力,给企业发展以助力,给委员履职以动力,拓宽政协委员、相关部门、各界群众参与协商的渠道,推动问题进一步解决。
多方合力找到“难点”“堵点”
早在本次提案督办之前,提案督办组为了把脉问题、查找原因,前往供水企业调研情况,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根据供水企业提出的难点、堵点,衡量承办单位的办理时效。调研发现,原先配套的市政供水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城市发展需求、部分小区地势较高、供水管网多次迁改等,是造成部分片区楼层水压偏低、欠稳的主要原因。
“以长江之歌一期为例,该小区建设时《芜湖市住宅二次供水设计、施工技术导则》尚未出台。”芜湖华衍水务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导则》规定,市政自来水应首先流至小区地下室泵房内的不锈钢水箱中,水箱里的水再通过恒压供水设备加压到高层用户家中。但是,该小区二次供水用负压泵直接抽取供水管网内的直供水,高楼层和低楼层“抢水用”,造成低层住户的水压过低、不稳定。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给委员们打了个比方。“供水管网好比是城市的地下‘血管’。”该负责人说,一方面,随着城市发展壮大,部分区域的供水量超过管网设计负荷,需要我们扩张“血管”,进行增容调整。另一方面,商合杭、轨道交通、水环境治理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如同在给整个城市“做手术”。而在“手术”过程中,供水管网等“城市血管”在短期内不仅不能扩张,还要多次迁改、调整水压。
集智献策补齐民生短板
有了前期的充分调研,作为“外行”的委员们能在督办中尽可能地成为“内行”。针对“难点”“堵点”,他们纷纷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东苑小区新增一间增压泵房,通过恒压给水系统,可以在原有供水管网“不动手术”的前提下,解决水压低、欠稳等问题。此次提案督办的牵头人谭闽月委员建议在其他小区推广这一模式,同时希望各方能够不避问题、主动作为、形成共识,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与相关部门面对面交流时,李家豪委员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供水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有效衔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度超前规划供水设施建设。”李达志委员认为,相关部门不仅要重视提案办理成果的转化、加快解决问题的进度,而且要及时回应群众关切,通过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向市民公布重点问题的处理进展等。
听完委员们的发言,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作出积极回应。“我们会认真梳理这些意见建议,逐条消化吸纳到工作中。”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优化局部管网,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扩建利民路水厂、新建城东水厂,不断提升城市供水的承载能力。针对城南部分小区水压低的问题,目前正在打通三山水厂与长江南路供水管道,使三山水厂承担一部分弋江区的供水任务,缓解城南用水压力。
“督办重点提案,推动民生问题解决,就是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政协履职全过程。”委员们纷纷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发挥政协优势,增强履职实效,协助党委政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了推销保险,业务员往往需要与客户处好关系,而芜湖市一女子为推销保险做“人情”借出了自己的信用卡,不仅保险没卖掉...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