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芜湖 今日无为 今日芜湖县 今日繁昌 今日南陵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今日芜湖 > 正文

鲜为人知的芜湖“通草画”

来源:合肥晚报 2020-06-15 00:36   https://www.yybnet.net/

○芜湖“通草画”

○芜湖“通草画”创作中

○芜湖“通草画”

○芜湖“通草画”仕女图

对于芜湖“铁画”,很多人应该有所了解,但其实芜湖除了“铁画”之外,还有“堆漆画”和“通草画”,并称为“芜湖三画”。而这“三画”之中的“通草画”更是鲜为人知,如同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通草画历史悠久

要说起通草画的历史,那不可谓不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时候,晋惠帝正月赏宴,百花未开时就“令宫人翦五色通草花”,以助酒兴。当时的人们称这种以通草制作的花为“通草”。渐渐地,通草就成为民间的工艺。过去妇女们也盛行头插或佩戴通草的风尚,唐代诗人王睿就有诗说,“通草头花柳叶裙”。

那么,什么是通草呢?通草,又名通脱木,为五加科子乔木,茎中的髓颜色洁白,有丝绒的质感。通脱木的茎髓为一根直径约两厘米、长约十多厘米圆柱形的白色物体,拿在手里,质地轻盈,有点像泡沫。这些茎髓在手工剖削成的切片,那一片片薄而半透明的就是通草片,所谓通草画就是在这上面所绘的画。

到了清代,通草片被称为天然神秘画纸,在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就有通草画制作的最早记载。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通草画主要用于出口,题材多以反映清末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形色人物为主,诸如官员像、兵勇像、杂耍图、纺织图、演奏图等。作品造型生动,色彩浓艳,人物刻画采用西方绘画原理,与传统中国画风格迥异,但又反映出中国的本土风情,所以深受当时西方人的喜爱。在当时通讯渠道有限的情况下,它作为一种独特的媒介形式,对西方了解中国,特别是民众的社会生活和中国自然风貌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千百年来通草画是由通草花慢慢演变而来,且在全国不少地方都有发展。例如,贵州黔南和黔西南等地区因为盛产野生通草,是全国通草片的主要加工区。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当地发展出了“通草堆画”的工艺形式;而福建石狮的通草画则是一种纸塑工艺,它是以传统画布而不是通草纸为基底,通草纸则是用来塑造形体结构;扬州通草画的制作也很有特点,首先需要手工艺人将通草片剪成相应大小的花瓣形状,再施加不同的压力依照不同种类花的形态塑造出瓣形,叶片也是由通草片捏压而成,最后将花瓣和叶片分别着色,花色素雅、花形优美,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谢醴泉首创芜湖“通草画”

而说起芜湖“通草画”的创制,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它的首创者谢醴泉。

1893年出生的谢醴泉,原籍苏州。而苏州也是通草画发展较早的地方之一。因父亲在芜湖做官,所以谢醴泉很小就来到了芜湖。据史料记载,出生在官宦人家、书香门第的谢醴泉,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按一般人的想法,寻得一官半职光耀门楣,并非难事。但他无意仕途,自清华毕业后,一直呆在芜湖西门“大夫第”里侍侯他的父亲,并咏诗作画以自娱,诗著有手抄本《白羽集》。他时常吟咏《韩信》一诗来表达他隐忍待时,报效祖国的情怀,“一饭难忘漂母恩,千金报德感王孙。若非忍气甘雌伏,安得扬眉姓氏存。胯下辱,池鱼入龙门。”

抗日战争爆发后,芜湖沦陷,他也家道中落,不得不挑起家庭生活的担子,以教书卖画维持一家人的生活。1943年前后,已50多岁的谢醴泉就在安徽省立芜湖中学任教,教学生们国文、图画、劳作课等,他风趣的语言、敦厚的气质、坦荡的胸襟,让学生们很是喜欢。

解放后的1956年,63岁的谢醴泉在看到芜湖铁画、堆漆画等先后创制成功后,不禁意气风发,经过他不断地思索与试验,最终运用剪贴、彩绘等工艺创制出了通草画。据谢醴泉后来介绍,芜湖通草画吸取了广州、贵州通草画的优点,以苏州通草画艺术为本底,再加上芜湖的地方特色,发展成具有芜湖传统文化特征的手工艺术。

在各地的通草画中,一般都以表现花鸟为最佳,但在谢醴泉与他的徒弟们的努力下,芜湖通草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创作出了《嫦娥奔月》、《天女散花》、《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等人物作品,这些作品都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特别是用通草制作的《牡丹》画,花蕊点点,花瓣叠叠,色彩自然,远看是花,近看是画,亦花亦画,别具一格。

精湛工艺

期待发扬光大

作为一种工艺品,芜湖通草画有着严格的制作程序。这个制作程序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首先是剪,不论是花蕊蝶翅、凤冠绨带,或是亭瓦楼砖、山峰树丛,都要通过艺人灵巧的双手一下一下地剪出来。这是制作通草画的基础,技术要求较高,稍有疏忽,便会出现“败笔”。其次是贴,这是细心之活,就是把剪出来的东西一个一个地贴在木板画幅上,构成画面的草坯。第三是着色,这就犹如画国画,需要色彩鲜艳,浓淡远近,层次分明。最后是装配,即在画幅上镶上精制木框,一幅栩栩如生的通草画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如此精细程序制作的芜湖通草画,自然受到国内外友人的喜爱,不仅作为人民大会堂落成典礼的展品悬挂于安徽厅中,也曾向国外出口,其文化与美学价值受到广泛的认可。因此,自通草画创制成功后,芜湖民间就传出这样一句话:铁画储,漆画吴、谢醴泉的通草画跟在后,三画出芜湖。“芜湖三画”也由此形成。

因此我们说,芜湖“通草画”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以寓意丰富的美好的艺术形象,在装点人们生活环境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传达了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积淀的积极价值取向。同时,它本身也是历史文化的一丝记忆、一份基因,融入了区域文化的整体之中,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表征。虽然芜湖通草画的工艺比较复杂,但由于多种原因,其手工艺术赋予的价值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在市场上获得相应的认可。

不过,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视,这种几度失传的工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其市场价值也有被重新挖掘的契机。2016年6月,芜湖市第四批市级非遗名录出炉,芜湖通草画赫然在列;有关部门还可以借鉴芜湖铁画和宜兴紫砂等成功的传统工艺运作模式,逐步形成芜湖通草画自己的品牌形象,让芜湖通草画在安徽甚至全国的手工艺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吴奕 程堂义

新闻推荐

芜湖上半年超6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新增3个最高档 共15档均有补贴

本报讯芜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作为江城长期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经年累月地惠利市民。记者从芜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校车安全检查2020-06-13 00:45
猜你喜欢:
评论:(鲜为人知的芜湖“通草画”)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