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每个月在蓝莓基地可以领到2000元钱,加上在村的公益性岗位打扫卫生400元,我对现在的收入很满意,对未来充满信心”。正在蓝莓基地领取工资的邢凤英大姐兴奋地说。
邢凤英是黄汰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64岁,在蓝莓基地务工以前在酒店洗碗、在鹅毛厂捡鹅毛,偶尔在御龙湾小区门口摆摊卖自种的蔬菜,收入非常不稳定,而且非常辛苦。黄汰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陈太华在得知这个情况后,介绍邢凤英去蓝莓基地,这样既增加了收入又减轻了工作量,还省得老年人舟车劳顿,在家门口就可以务工。像邢凤英这样实现了“家门口工作、收入有保证”的贫困户在黄汰村不胜枚举。
黄汰村是无为市有名的贫困村,贫困户164户,384人,2016年以前村里没有产业、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并且欠下五十余万元的外债,“双基”薄弱,处境艰难。
为了让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黄汰村首先重新启动了科技园,在引进芜湖五岳园艺有限责任公司后,使得荒废了5年之久的科技园重新得到运营,72.9亩,63户群众土地得到流转收入,带动了4名群众常年务工。安徽紫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无为本地农业龙头企业,无城镇党委非常重视将该企业引入黄汰村,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镇村的努力下,安徽紫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两次在黄汰村流转260亩土地用于高标准蓝莓产业园建设。现在走进黄汰村,整齐的果盆、世界先进的滴管系统以及现代化农业带来的感官冲击令人振奋。和蓝莓一起茁壮成长的还有火龙果、车厘子,每年不仅能带来百万元的产值,更是许多城市人休闲采摘的好去处,也让黄汰村成了无城镇的一张亮丽名片。
芜湖市农业农村局作为黄汰村的定点帮扶单位,结合黄汰村实际,定时召开产业发展推进会、提供技术指导、为黄汰村引进经营主体、推动产业发展。在资金和项目上提供保障,500万的135亩高标准绿叶菜基地建设项目及750万的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都已落地建成。在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三年里共为黄汰村筹集100余万元,用于改造黄汰村小农水、亮化工程等,彻底的提升了黄汰村基础设施档次。
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冲击较大,餐饮业同在其中。贫困户胡志林、朱鸿两户原先与酒店订立的农产品订购协议受疫情影响无法履约,这意味着贫困户的大量农产品滞销。于是,黄汰村积极为贫困户开拓销路,打通贫困户和消费者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解决了贫困户的燃眉之急,3月7日,芜湖市农业农村局“以购代扶”,购买了胡志林他们的鸡、鹅以及600余斤大头鱼,共计为贫困户增收四万余元。贫困户胡志林正在谋划着3月底买入2000只鹅苗,再投入1000斤鱼苗,对比,扶贫队长陈太华看在眼里美在心里。
黄汰村产业发展从无到有、由弱到强。2019年黄汰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50万元,成为无为市首批达到集体收入50万元的经济强村,许多贫困户实现了就近就业,收入增加了、干群关系也融洽了。
现在的黄汰村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政村,村内基础设施完善,农村土地高度集中,产业发展由点及面渐渐形成规模,正在发展成为本地集农村旅游、休闲、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农村。
汪亮鲍晓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世宁通讯员曹登军)疫情防控以来,市发展改革委抓政策争取兑现、抓复工复产、抓应急保障物资生产、抓基地(集群)谋...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