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芜湖人来说,每到节假日,一家人或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品尝新鲜出笼、热气腾腾的小笼汤包,无疑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像我这样一个搞了半辈子地方文史的人,翻一翻小笼汤包的来历和发展史也是一大乐趣。
欲知小笼汤包的来源,首先要知道小笼汤包的前身——包子的来源。我国包子发展的历史据传始于三国,形成于晋,兴于宋,盛于清。而关于“包子”的记载,最早源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七擒孟获”时用“肉馒头”代替人头祭神的。而芜湖亦有此例,据《芜湖县志》记载:芜湖民俗“以牛饼祭(白马山)洞神”。南朝宋大明七年,皇帝下令禁止此俗。“牛饼”,顾名思义,应是以麦粉包着牛肉,可以理解为包子的雏形。
而在西晋束皙(261-300)的《饼赋》中说到很多面食,其中春天食“曼头(即馒头)”,夏天食“薄壮”(一说“薄夜”,不知何物),秋天食“起溲”(一种发酵面食),冬天食“汤饼(即面条)”以及其他一些麦粉类食物“皆用之有时,所适者也,苟错其次,则不能斯善”,而其中一种叫“牢丸”的面食,则是不受季节限制,“其可以通冬达夏,终岁常施,四时从用,无所不宜,唯牢丸乎?”
再看“牢丸”的制作过程:“尔乃重罗之面,尘飞白雪,胶黏筋黍刃,溔液濡泽。肉则羊膀豕胁,脂肤相半;脔如蜿首,珠连砾散。姜枝葱本,萃缕切判,辛桂剉末,椒兰是洒,和盐漉豉,揽和胶乱。”而揉面则是“振衣振裳,握搦拊搏。面迷离于指端,手萦回而交错;纷纷驳驳,星分雹落。笼无迸肉,饼无流面”。“于是火盛汤涌,猛气蒸作”,新鲜出笼的“牢丸”则“姝婾冽敕,薄而不绽。弱似春绵,白若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飞散而远遍。行人垂涎于下风,童仆空噍而邪盼;擎器者舐唇,立侍者干咽。”香味扑鼻,让人垂涎欲滴。至于食客的吃相,则是另一派风光,“尔乃濯以玄醢,鈔以象箸,伸腰虎丈,扣膝偏据。盘案才投而辄尽,庖人参潭而促遽。手未及换,增礼復至。唇齿既调,口习咽利,三笼之后,转更有次”,好一派热闹气象。
综合其制作(揉面、蒸作)、食用过程来看,与现代小笼汤包何其相似。至于为何称作“牢丸”,这与古代祭祀礼仪有关。古代祭祀时,通常将牛、羊、猪三牲称为“牢”,有“太牢”“少牢”之分。牛羊猪各一为“一牢”,“三牢”俱全则为“太牢”,否则即为“少牢”。“牢丸”在宋代被称为“牢九”,因为避讳,省掉“丸”上一点。
而“包子”一词的正式使用则是始于北宋时期陶谷的《清异录》。在其《江淮异人录》中有:阊阖门外有家饭店叫张手美,每个节日都专卖应季的吃食,“元日卖元阳脔,人日卖六一菜,伏日卖绿荷包子,中秋卖玩月羹。”可见此时,“包子”一词已比较兴盛流行。
小笼汤包是在包子的基础上升级而来。人们在吃包子的同时习惯要喝点汤水以利嗓,于是就开始研制汤包。北方直接将汤灌入包体,所以称为“灌汤包子”;南方则以猪皮冻作融剂,猪皮冻化而成汤,实在是巧妙。小笼汤包的起源应该是清代,各地众说纷纭,有明确纪年的是南翔小笼汤包,形成于1871年。上世纪七十年代春节期间,我去上海探亲,曾专程前往南翔镇品尝。当时的感觉,就是比芜湖的精致,而最让我惊讶的是,当年他们的小笼汤包就已出口到香港。这在当时,我尚不知冰箱为何物的情况下,感觉是不可思议的。
而芜湖的小笼汤包亦起源于清。据1994年9月19-25日《芜湖日报·星期刊》介绍:“芜湖小笼汤包在芜湖近代史上确有其事。十九世纪末,有商贾赵氏在芜湖开了一家颇具规模的饭馆,名为正阳楼。”“该楼最令人叫绝的还是早点鲜肉原笼包子。精致小巧的蒸笼叠放在八仙桌上,每笼里有八只玲珑小包子。小笼包子的特点是皮薄滑溜,肉香软嫩味美,汤多汁浓而不腻。因此,当时芜湖人都称之为灌汤包子。时至今日,则称为小笼汤包了。”后来每笼汤包由原来的8个改为20个,包子的个头越发小巧玲珑。后又改为每笼10个。
上世纪三十年代,芜湖面点业创制了“蟹黄汤包”。据1993版《芜湖市志》介绍:芜湖蟹黄汤包系“同庆楼菜馆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创制的名点,用精制富强粉做包子皮,用蟹肉、蟹油、猪肉泥、猪皮冻(用量适当)做馅,汤包皮薄、馅大、肉嫩,有鲜美的蟹黄味。”后人在此基础上,再予加工,将蟹黄点缀在蟹黄包子的“嘴”上,更加突出“蟹黄”的口味与卖点。
本世纪初,芜湖有酒店在蒸屉上改革创新取得突破。他们将芜湖本地赭山的松针取代传统的蒸笼布,使小笼汤包具有特有的清香味,“松针蟹黄汤包”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近芜湖又开发出“四色小笼汤包”,让小笼汤包家族再添新丁。
说了半天,说得饥肠辘辘,来一笼小笼汤包,再恰当不过了。
秦建平
新闻推荐
云课堂“一个都不少” 居家学习“不掉线” 芜湖市多部门携手电信等爱心单位“硬核”助学
本报讯3月6日,市扶贫办、市教育局、中国电信芜湖分公司在无为市共同举行仪式,为贫困家庭学生捐赠线上学习设备、免费提供名...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