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荣正在发放宣传单页
□记者付君兰 林见
前段时间,一张照片在三山区碧桂园社区业主朋友圈里“火”了。照片里,一位戴着口罩的老人正躬着身向一位私家车主发放宣传单页,虽然戴着红色的志愿者帽,耳畔一大片“不安分”的白发还是露了出来,“出卖了”主人的年纪。
这位老人名叫孟繁荣,已年逾七旬,是一名老党员。2月5日,她主动请缨,加入碧桂园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发宣传单页、登记核实车主信息、发口罩,孟老一干就是好几天。社区的人看她年纪大了,好说歹说劝她回去休息,很快又被闲不下来的孟繁荣频繁“骚扰”,“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一定要叫我。”
自防控疫情集结号吹响以来,碧桂园小区不少业主主动站出来,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帮一次忙,出一份力,志愿守护小区万家灯火,像孟老这样的凡人善举不断涌现。
40岁的宋萍在社区居委会楼下的超市工作,虽然身体不方便,但并不影响她志愿抗“疫”的积极性。宋萍的工作只有半天,工作一结束,顾不上休息,宋萍就径直上楼,找社区工作人员给她分配工作。
郜玉贞是个壮小伙,重活累活中总有他的身影,为居家隔离对象上门送菜、搬运整理爱心人士捐赠的物资、夜间值守门岗……郜玉贞形容自己就是一个“陀螺”,从大年初六至今,一直不停旋转,但他并不后悔,他说,只要疫情不退,他愿一直转下去。
“每天有近百名志愿者活跃在社区抗‘疫’一线。”三山一家人志愿者协会会长赵飞飞介绍,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协会的志愿者,协会还建了微信群,用以沟通协调、安排工作,小区业主如果想参加可以随时入群。“所以,我们的队伍一直在壮大中。”赵飞飞笑着说。
志愿者的加入,大大缓解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压力。对此,社区党委副书记,也是三山一家人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的桂婷深有感触。“一开始,为了安全着想,我们并没有召集志愿者,所有的担子都压在社区14名工作人员身上,而我们要为小区2万多人提供服务和排查。”回忆那段时光,桂婷唯一的印象是累得喘不过气。碧桂园小区有数十户居家隔离户,桂婷和同事们每天都要拎着几十斤的购物袋,一家家奔走送物资。小区内没有公共厕所,又不想把身上可能带的病菌传给其他人,桂婷每天只有穿着成人纸尿裤上班,忙碌到凌晨成为常态。
疫情平稳后,志愿者的搭把手,不仅让桂婷及同事们得以喘口气,还有个意外收获,“从‘被守护者’向‘守护者’转变后,小区业主共护家园的责任感增强了,一些防‘疫’举措也自觉配合,我们的工作也更好开展了。”在桂婷看来,截至目前,三山区外来人口最多、风险最高的碧桂园小区始终无确诊、无疑似,除了幸运因素,大部分都要归功于社区上下所有人的辛勤付出。“可以说,在这场疫情保卫战中,我们打得非常漂亮,感觉非常自豪。”桂婷难掩激动之情。
新闻推荐
公共交通是一座城市的窗口。透过它,可以看到这座城市的文明情况、卫生情况、热情与否、繁荣与否。坐在车里看城市,看到的是...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