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接到省卫健委组建重症医疗救治团队驰援武汉的招募通知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重症医学科的90后男护士杨尚志,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了书面请战书。1月27日,杨尚志和队友们奔赴武汉开展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
作为安徽省第一批援助武汉的医护工作者,杨尚志在武汉的一个多月里,用热血、专业与疫情做斗争;用耐心、细致抚慰病患;用执着、信念传递医务人员的高尚品德。一句安好,共盼晴天,翻开他的日记本,关注他在一线的抗“疫”故事。
2月4日
来到南五的第一个夜班。
我拼尽了一切,却不能战胜这该死的疫情!
接班前半小时来到病房就听到里面在抢救病人,我用最快的速度穿好防护服参与抢救,第一次在武汉进行胸外按压。在家里,我被戏称“上帝之手”,因为我经常能把病人按回来,但对不起,这一次我们拼尽一切,我们的衣服都湿透了,眼镜都花了,但心电图也没有一丝波澜。结束后,我感觉整个人心力交瘁,既是累的,也是心痛!这个夜里,我的心比武汉的夜还冷。
2月9日
今天晚班,我一如既往地带着我的组员六个人一起上班。如果硬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大概就是这个晚班,我们收治了10个病人,重症病房的10个重症患者。我的团队都很辛苦,每时每刻都在奔跑忙碌着,但是我们都很兴奋,我们希望能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多做点。不管多忙,我们都会把最好的护理给予我们的武汉亲人。记得有个老奶奶来了之后说终于有床睡了,我当时心就颤抖了,这边的武汉人民真的太需要我们了。虽然我们能力有限,但我们愿意尽最大的努力多做点什么。值得一说的是,这次来了一对老夫妇,武汉人民有着太多的离别,我希望我们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离别少一点,让爱多一点!
2月11日
一如既往的夜班,一如既往寒冷的夜。
但这个夜班我们的心火热,我们当了一回特殊的鹊桥,传递着不一样的情与爱。
老伴:加油!
老头子:要吃东西,不吃东西就没有了抵抗力。为了活命要吃点东西,加油!一起回家一起加油!
这一刻,我第一次控制不住落泪,这一门之隔,隔不断的是彼此几十年的牵挂。生命不只是器官的有序运转,还有信念的终生陪伴。从这一刻起,重症病房里多了一群忙碌的信使。
2月13日
重症监护的工作永远是忙碌又不失精细的。重症人永远是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我们一直都在不断学习,相互配合,把最好的治疗护理给予病人。
今天进行ECMO的预冲,协助医生置入导管,行ECMO治疗,这一刻,我们守护着病人最后的希望。没什么辛苦可言,当引出血的那一刻,当病人指征好转的那一刻,什么辛苦都不重要了!
“重症人”的艰辛,不用去言语,但“重症人”的快乐,真的很简单,那就是看着每一项指标好转,每一个病人康复。
2月13日
相思尝尽半辈苦,情痴换来泪满盈。
经过数日的救治,熊奶奶的病情逐渐平稳、好转,经过商议,我们准备将奶奶转移到科室内病情更轻的区域,继续治疗。在那里,我们为他们准备了一个双人间,待爷爷好转后,转到一个房间里。临走前,我们搀着奶奶走到爷爷的床边,希望通过她的好转,来激励爷爷度过这最难熬的几天,我们为她准备了很多的“剧本”,可真当他们见面的那一刻,竟然都说不出话来,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哭出了声音……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武汉这座城市,已经流了太多的眼泪,但这是一个坚强的城市,这是一个英雄的城市。尽管冬天还未完全散去,但是,我在这里,感受到了她的脉动,感受到了她的温暖。
2月14日
今天宝宝刚刚满月,而我却在武汉,在病房,我不能一早就给你开视频,因为我在这边守护着我的武汉家人。对于你,我很失责,在你最需要我的时候离开你,让你一个人守护着我们的家。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每个职业都有专属的信仰吧,这个时刻,我没有不来的理由,因为我根本没有想过!
老婆,待平安归来,我定为你们撑起一片天。
2月16日
两台ECMO,两台CRRT,一台灌流,两个气管插管,两个俯卧位,这就是我今天的工作量!了解的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会惊讶怎么能管的过来?不了解的,也会觉得好高大上,好辛苦!确实,这个班真的很辛苦,全程没有碰凳子,包括写护理单都是站着写的。自己会的能发挥出来,能够用自己掌握的东西为病人多做点,这不就是我们来武汉的原因吗?也很感谢战友的相互帮助,让我学习了很多,这一刻,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拧成一股绳,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让我们一起加油!
2月19日
今天我们家医院黄院长带队安徽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145人,其中我们家就有100多人。
来武汉的第24天,我真的很想很想家里人,我想去接你们,但我今天上班。我还有ECMO,CRRT的患者要去护理,疫情就是命令。我虽然不能去接你们,但我们都在一线,我们并肩战斗,“疫情不除,我们不退。弋矶山,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月21日
今天下夜班休息,我久久不能入眠,我是一个很乐观的人,但对不起,今天叫我哭一次吧,让我悲伤一次吧,让我找个人倾诉一下吧,我担心我一个人走不出来。
老爷爷走了,我恨自己学艺不精,不能从死神手中抢回他,不能在这之前为他们多做点什么。我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这一次武汉有太多离别了。我不敢去想爷爷走后,没有人给奶奶发微信打电话,她的内心该是怎样的担心,难受,伤心,失望,我不敢去想。我很感谢家里的领导很认真地听我唠叨,倾诉,给我开解。疫情还在继续,我会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化悲愤为力量,尽早打赢这场战役。
2月27日
今天是我们来到武汉的第31天,我们正式进入休整,虽然人不在病房,但我们也会关注群里面的消息。今天很开心,之前护理过的ECMO病人撤机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我相信他一定会好转的!我们的付出努力终有回报。每一滴汗水,每一次的努力,慢慢积累都会换回一个病人的好转以及不留遗憾。
2月28日
来武汉的第32天,休整的第二天。
有点不适应,不适应这突然慢下来的节奏,不适应无所事事的状态!
虽然休整是为了后面更好地上班,但这么多年习惯一直忙碌的我,真的有点不知所措,陪不了患者,陪不了家人。我的战友告诉我,陪陪自己,好好休息。说真的,我也是这么告诉自己的,但是我总会低落,担心我的病人怎么样?我的战友怎么样?担心科室怎么样?我每天都很关注科室群里的消息,看着每个病人的血气,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好转,我虽不在你们床边照顾,但我一直都在你们身边,随叫随到,让我们一起加油!
3月1日
进入休整的第五天,后面还有两天就上班了,有点期待!
和往常一样关注着群里面的消息,突然看到夏主任说需要正常人各个血型的血,我不知道要用来干嘛,但这个时候,一定是为了病人。我立马就报名了,就和我当时报名来武汉一样,没有那么多想法,为了病人,这就够了!其实我不敢和家里人说我在这主动要求加班,主动抽血等等,我不想让她们担心,我只想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武汉人民多做点!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从芜湖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获悉,鉴于目前芜湖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决定自3月2日起,包括人社服务大厅、医保服务大...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