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家长为孩子提前购买的寒假班、训练营等线下培训课程以及一些成人充电的假期培训课程无法按期完成。不少机构将线下课程改为线上课程,是否学员一定要接受?因疫情防控影响,线下课程无法开展,而学习计划发生改变了,已报名缴费而还没上的线下课程可以退费吗?针对这些问题,记者从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得到了权威的专业解答。
培训机构将已缴费课程改为线上课程,是否一定要接受?
解答:如经过培训机构与学员双方自愿、平等协商后,属合理。如培训机构强制要求学员接受变更则属不合理。
消费者和培训机构可以在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选择解除合同退还学费,或选择变更培训合同内容,如延期培训、置换课程等。而对于某些培训机构借故拒不退费、强制变更课程的“霸王条款”,消费者完全可依法拒绝。
由于教育培训类合同的特殊性,多为培训机构提供的格式合同,消费者对合同条款进行磋商的机会较少,教育培训合同存在大量类似“一旦报名,概不退费”的约定,这些均属于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格式条款,即俗称“霸王条款”,依据《合同法》规定应属无效。
已报名缴费的培训班,能退费吗?
解答:可以。受疫情影响无法参加培训,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费。
目前,绝大多数培训班都是预付费制,很多消费者都已提前报名缴费。但由于疫情原因不能如期上课,无法履行、不能达到培训目的,作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培训机构退还相应的学费。
社会上各类“培训班”“训练营”“托管班”,其本质上是一种服务合同,此次突发疫情属无法预料,且无法避免,因为疫情原因导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这是无法归责于任何一方的,基于公平原则,消费者完全有理由要求培训机构退费或协商延期。
此外,疫情是突发性事件,双方都可要求解除合同。因为疫情导致培训目的无法实现的,依据公平原则,消费者和培训机构都可以平等地、直接地、无条件地要求解除合同,并且该合同的解除不可归责于双方,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因此,消费者可以依法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相应学费。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是疫情之后签订的合同,或者并非是疫情原因导致无法履行的,都不属于此种情形。
报名时没签合同,现在还能退学费吗?
解答:可以。培训机构不能以“无合同、无收据”为由拒绝退费。
教育培训合同属于非要式合同,即使没有签订书面培训合同,也不会影响培训机构履行相应义务,消费者提供相应缴费记录、收据等就可证明双方合同关系。因此,消费者可以以相应缴费记录、收据要求退费,培训机构和个人都不能以没有合同或者收据丢失为由拒绝退费。
如果存在培训机构借故拒绝退费的情形,消费者可以保留相应证据,如缴费记录、微信聊天记录、上课记录等,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记者 顾娅 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乐培意冯光宇)2月25日,安徽苏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芜湖市捐赠20台智能消毒干衣柜支援抗“疫”一线,市委副书记、...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