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淑珍今年50多岁,是澛港街道儒林西苑社区的一名社工。她的外孙女只有5个多月,本想着利用春节假期好好带带孩子、弥补平时忙碌的缺憾,可连日来,她和年轻的社工们一样坚守在防控疫情第一线,至今还没抱抱外孙女。这几天的晚上,她都是穿着自制防护设备,走访入户进行第三轮重点地区及市外返乡人员的摸排。
唐淑珍记得,那天是大年初一,她和爱人正准备去镜湖区的女儿家,突然接到了社区的电话。“疫情就是命令,没什么好推托的”,发微信和女儿简短道歉、说明缘由后,唐淑珍赶紧赶到儒林西苑。科学防控,社区最主要的工作是摸排重点地区返乡人员情况和宣传居民防控内容。唐淑珍共包揽了两栋楼的500多户居民。按要求,第一轮摸排先打电话,一户一户地打,必须问清,打不通的、没人接的,她就再打或利用晚上敲门询问。第二轮主要针对居民反映的情况,再次针对性摸排,遇到的确是重点地区返乡或是有旅行史、居住史的人员,她细心登记信息,做好居家隔离保障。目前的第三轮正值节后返程高峰,唐淑珍和社工们开始了重点入户排查。“必须摸清真实信息,不漏一户。”这是唐淑珍给自己的要求。
入户摸排,需要进电梯、敲门,还要确定信息、提醒科学防控要点,没有风险是不可能的。为了保护自己也是让居民放心,唐淑珍特意自制了一套防护设备。“帽子是家里老人以前做工用的,拿着手电筒有些不利索,就直接在头顶架个灯,两只手正好可以解放出来拿笔拿本子。”细心的她还在胸前挂了一个牌子,一面是工作证,方便介绍自己,一面是个二维码,居民扫一扫便可以进入社区群,随时为居民答疑解惑。
这样的入户还在继续。很多时候,摸排完已是晚上八点多,唐淑珍回到家洗完澡倒头就能睡,连和外孙女视频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抱抱亲亲。“只要大家平平安安就好,祖孙相聚的日子总会有的。”让唐淑珍感动的是,大多数居民都很配合,没有拒绝和排斥。有些居民打开门笑脸盈盈,甚至主动拿过笔登记信息,还提醒她要注意防护。
疫情期间,无数像唐淑珍这样的社工放弃和家人的团聚,坚守工作岗位,自制“网红”防护装备,筑牢联防联控的第一道防线。他们,是父母、也是子女,有的甚至是夫妻档、父子档、母子档。“没有大家,哪有小家!”这是社工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他们只期盼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如果这段时间有社工不分昼夜询问您的家庭、出行信息,请您不要厌烦,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如实告知。如果您再多说加一句,“辛苦了!”,那就再好不过了。
记者 芮娟
新闻推荐
疫情无情人有情 志愿服务暖人心 记市发改委防疫青年志愿者张睿
进入2020年1月底,与春节的气氛格格不入,大街上行人寥寥,人们戴着口罩行色匆匆。市发改委机关第二党支部委员张睿待在家中,看...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