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芜湖 今日无为 今日芜湖县 今日繁昌 今日南陵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今日芜湖 > 正文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来源:芜湖日报 2019-12-04 01:30   https://www.yybnet.net/

根据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安排,10月上旬,我实地走访了余庆路明渠、长春路明渠、沃特明渠以及天门山污水处理厂、芜湖绿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华诚混凝土公司西南侧池塘地块等环境整治重点区域,并通过集体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就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开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我对经开区生态环境治理有了新的体会、新的认识。

一、经开区生态环境现状

气环境方面。经开区共有各类企业3600余家,通过实施燃煤锅炉淘汰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整治、“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污染管控等措施,大气环境质量逐年好转,年挥发性有机物减排量达1740.87吨。2019年1-10月,经开区PM2.5平均浓度44μg/m3,较上年同期下降12%;PM10浓度持续下降,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0.4%,较上年同期上升6.4%。

水环境方面。经开区水域面积2094.17公顷,占总面积的27.81%,重点水域包括青山河、清水河、扁担河等长江支流,区域内长江岸线7.8公里。建成区明渠38条,其中25条被列为黑臭水体,通过集中治理23条已达到“初见成效”标准,整改比例达92%。下辖污水处理厂1个,收水范围为北区龙山山脉以北区域,2018年污水处理量达1827.7万吨;北区龙山山脉以南区域污水由鸠江区朱家桥、东区污水由市城东污水处理厂负责收纳处理。2018年,经开区工业废水排放量1719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约2100万吨。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出水水质标准不高、污水管网老旧破损等问题亟待解决。

土环境方面。经开区土壤类型以水稻土、黄棕壤、沼泽土为主。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污染普查和已有调查结果看,经开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局部存在污染现象,污染呈复合态势,存在空间变异性。因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监管不到位,部分地块出现非法倾倒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环境质量。

二、经开区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一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识有差距。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发展与保护矛盾显现,传统生产模式尚未根本扭转。在就业维稳压力下,整治力度不够坚决果敢。部分企业负责人对实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对企业环保整治还存在观望和拖延现象。部分居民多年形成的陈规陋习难以彻底消除, 乱泼乱倒、毁坏绿地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环境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环保权责划分不够明确、精细,通常按照属地原则实施管理,但部分由市级平台公司负责的重点项目经开区管理协调难度较大。正在推进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城管部门作为生活污水处置的主管部门只负责城市区域生活污水处置管理;建管部门作为黑臭水体整治的牵头部门也仅负责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这些重点工作在责任划分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是环境问题历史欠账多、解决难度大。目前存在的复杂环境问题,很大部分是长期欠账逐步形成的。以往粗放的发展模式,导致部分企业环保设施不完备,存在无组织排放现象。过去存在的规、建、管脱节,对水流沿线各类生产性项目管制不严,对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老厂区、老居民点普遍存在污水主干管超负荷运行、污水管网缺失破损、雨污不分流等问题。由于过去对固废管理不到位,部分企业责任意识不强,专业机构固废处置能力不足,造成随意倾倒行为时有发生。

四是常态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力度较以往有大幅增加,但仍缺乏常态化的投资增长机制。经开区2018年以来在污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修复与监管等方面需投入资金数十亿元,在当前地方偿债压力大、举债风险倍增,市场主体热情未充分激发的背景下,政府财政不得不投入关键性、短期性工程,导致部分长远的、持续的污染治理工程措施尚未及时落实,污染防治成效长期保持任重道远。

五是污染防治能力严重不足。受体制和机构编制制约,生态环境保护能力虽有提升但仍然比较薄弱,比如:生态环境分局力量薄弱,基层专职专业人员不足,兼职人员变动频繁,环保问题处置能力与繁重的环保任务、日益精准化的工作要求尚不匹配。

三、有效推动经开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布局。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打好环保准入和退出、排污总量削减和控制、生态空间优化和管控等政策组合拳,以环保倒逼机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污染重、规模小、效益差的企业关停并转。科学规划布局域内功能分区、主导产业与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绿色与创新“双引擎”驱动,质量与速度“双提升”牵引。

二是坚持立体防控,提升环境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调动各种宣教资源,营造全民建设生态文明氛围。健全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推进监管重心下移,及时将环境问题处置在早、化解在小。向市级主管部门申请优化编制结构,将人员编制向基层和一线倾斜。进一步整合监管资源,加强部门执法联动。不断加大技防投入,创新监管模式,建立智慧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重点企业、行业、区域的全天候、全流程、全方位监管;用好用实“环保管家”,有效弥补现有监管力量不足问题。

三是坚持标本兼治,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实行“五控”同治,排细排实工作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确保空气优良率持续提升。督促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提升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行质量。全面启动“分类整治”,开展重点行业用地污染状况调查,重点排查沿江沿河、重点企业等敏感区域,推进治理修复;持续开展固废治理专项行动,完成涉固废所有点位整治。统筹“两湖一山”规划,将开展生态治理、生态修复与民生工程建设有机融合,推动绿色成林、生态成网,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是坚持全力整改,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件和反馈问题整改,严格按程序上报验收、逐一销号,确保老问题不反弹、新问题不出现;畅通信访投诉渠道,完善信访分类清单,凡群众环境诉求,第一时间核实、及时交办、最短时间办结。紧盯群众反映热点,对经开区内环境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排查,认真把脉分析,主动精准治污,变问题短板为整改样板。

五是坚持建章立制,健全完善治理架构。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逐步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优化项目设置、提升考核占比。进一步聚焦污染防治背后的责任缺失问题,就各类环境突出问题实施“一案双查”,以精准问责推动履职尽责,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结合财政政策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挂钩、环保失信综合惩戒,致力形成更为有效的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机制。

陆 雷(作者单位:经开区管委会)

新闻推荐

“门前三包”示范路再延伸 轮渡路商家立面统一改造

本报讯位于芜湖弋矶山医院后门的轮渡路有一条自发形成的商业街,目前,辖区弋矶山街道正在对这条商业街所有商户进行门头店招...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冬季“护绿”2019-12-04 01:21
评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