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芜湖 今日无为 今日芜湖县 今日繁昌 今日南陵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今日芜湖 > 正文

一名“老新闻”的心里话

来源:大江晚报 2019-11-08 14:23   https://www.yybnet.net/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从事新闻工作转瞬间30年有余,回顾自己吃“新闻饭”的这些年,虽然业绩平平,脚印浅浅,然而“蓦然回首”看自己在岗位上的追求,特别是仔细体味从采编到校对工作的酸甜苦辣,居然也有几分步入“灯火阑珊处”的况味。

作为一名编辑(记者),我觉得,编委会和有关领导所采取的“压担子”办法,是培养新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例如,我两眼一抹黑地干记者,就被分配采写深度报道,真把我难死了。然而,总编对我说:“新闻天天有,但如何在我们的日常报道中冲破陈陈相因的程式化束缚,让人耳目一新,既有所得,又有所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花心血,要用智慧,有时还要学会战胜自己。”她的这番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时常告诫自己:“搞新闻工作,既然先天不足,就要‘笨鸟先飞’。”我奉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原则,下决心苦钻新闻业务和新闻理论,暗暗地向周围的每个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深刻地体会到新闻记者的职业魅力,广博地领略了现实生活的多姿多彩。我拼命地采访、写作,熬夜已是家常便饭,爬格子的甘苦我领略不少。每当一次采访成功,被所采访的人或事所感动,总能从中体会出做人的艰辛与快乐。我深信:为之须恒,不恒则不成。

作为校对部主任,我的校对生涯是从《大江晚报》创办开始的,校对是出报的最后一道关口,任何差错一旦从自己眼皮底下溜出去,将产生无法挽回的影响。因此,协助报社领导及编辑记者把好关,也就成了我和我的同事们最重要的职责。常年上夜班,没有节假日,工作自然是辛苦的,然而更重要的是责任感时时压在心头,在看大样、清样时总有一种“如履薄冰”之感,为了一个字词、一个标题、一篇重要稿件的校对而搜刮肚肠,反复推敲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即使下了夜班躺在床上,仍要像“过电影”一样,将看过的一些重要稿件和标题在脑子里“过”一次,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虽然工作辛苦、责任大,长年累月埋头伏案,默默无闻地在“字海”里觅“针”(错别字),但干我们这一行也会有别人所体验不到的快乐,因既是在工作,又能在工作中汲取养料,不断充实自己,工作虽平凡也乐在其中。特别是看到别人写的稿子,经过我们一校对,谬误消除了,文字更流畅了,心里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虽然有人说干校对工作再好,也是为他人作嫁衣,无名无利,但我觉得,校对岗位最能锻炼人,磨砺人,尤其是对提高个人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培养高度的政治责任心作用极大。校对还可以让人综合观察、比较分析各位编辑和记者的不同风格,对自己写作也是一种促进。俗话说:“慧眼识真金”,校对要练就一双“慧眼”,自己时刻注重更新知识,才能有利于正确处理原稿的差错,要有更高的思想水平和写作水平,才能让原稿 “锦上添花”或“点石成金”。

回眸自己这些年的新闻工作履迹,虽未有大的差错,却也不乏遗憾。“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作为一名党报新闻工作者,重要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时刻刻记住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认真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总结、不懈追求。无怨无悔,继续为之而努力奋斗!

芜湖传媒中心大江晚报编辑部 童中胜

新闻推荐

生活过 会心笑

“没有人能随便成功,但真正有信念的人会努力让情况好一点”“各位好,今天是某年某月某日。欢迎收看每晚六点正在为您直播的...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一名“老新闻”的心里话)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