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芜湖 今日无为 今日芜湖县 今日繁昌 今日南陵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今日芜湖 > 正文

时代大变迁 生活小缩影 生活记账本折射社会沧桑巨变

来源:大江晚报 2019-09-21 10:54   https://www.yybnet.net/

杨万才展示他今日的“消费”账单

1949年,新中国成立,2019年,新中国70周年华诞。70年,风雨兼程,沧桑巨变,整个国家实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惠及了众多家庭,也让每一个人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杨万才,今年53岁,在金湾社区工作,2017年11月份,被国家统计局芜湖调查队抽中为一名记账员,每天记录着家里的收入和支出。回首看这么多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杨万才每每都万分感慨,也满怀欣慰。

食:从吃啥犯愁到犯愁吃啥

如果说高楼大厦、广场花园是一个城市的“面子”,那么菜市场就是一个城市的“里子”。“9月10日,辣椒6元,青菜7.8元,鱼27元,板鸭33.6元,板栗12元,豆芽菜6.6元……”9月17日下午,杨万才打开他的电子记账本。给记者看他记录的家庭开支账目,一笔笔菜市场的花销,记录着老杨家的买菜支出变化,也记录着这个社会“里子”的变化。

“这虽然是流水账,但是和过去相比,也反映了我们家的生活变化。我们‘60后’,真是见证了祖国的飞速变迁。在上世纪80年代,对于我们全家人来说,有的吃,能吃饱,就很满足了。”杨万才说,上世纪80年代,餐桌上的就那几个蔬菜,还是家里种的。“过年的时候,终于盼到杀猪,见点荤腥,可是为了挣点钱,好的猪肉全卖了,剩下来猪头肉、猪颈肉,才是家里人能吃的,即使这样,也满足得很。”现在想起来,杨万才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辛苦,“大年三十准备的荤菜,大人都不给吃,就摆在台子上做个样子,年初一家里来人了,再用来招待客人”。杨万才说,那个时候,偶尔会有腌肉吃,“可是一人就分一两块,一块咸肉一碗饭,咸肉汤大家都抢着拌饭吃。”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大家开始能挣到钱了,想吃的东西也能买得起了。”那个时候,杨万才家里的开销大部分还是围着“吃”。“那个年代,大鱼大肉就是吃得好。”杨万才说,买肉的时候,总会叮嘱师傅多给点肥的,“吃饭之余,家里餐桌上开始有了水果,蔬菜的品种也不局限在青菜、萝卜和土豆。”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进入21世纪,“吃”好像开启了穿越之旅。“过去,我们听都没听过的蔬菜、水果开始走进家里。”打开杨万才的电子记账本,水果、蔬菜的比重占了不少。“现在人都追求健康,大鱼大肉吃的越来越少。”杨万才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末,全家人的食物更丰富了,牛肉、猪肉出现得更频繁,蔬菜多了毛豆、芹菜等品种,其中瓜子、花生是最常出现的零食。

到了2009年,开始有鳜鱼、牛肋排等,连零食都有薯片、虾条、巧克力等七八种。2019年,杨万才的记账本上经常出现牛肉、基围虾、扇贝、螃蟹、带鱼、羊肉、排骨等荤菜,还有茶树菇、杏鲍菇、茭白、丝瓜等,特别是水果,草莓、芒果、榴莲,还有好多都叫不上名字的。这份“舌尖上的账单”,也清晰反映了近几十年来芜湖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改善。“每天面对菜市场琳琅满目的菜,反而有种不知道吃什么好的感觉,以前没得吃,为吃啥犯愁,现在是吃什么都能买到,每天又为了吃啥犯愁。”杨万才说,“以前都用大碗吃饭,炒菜时各种调味料都放得足足的,觉得特别香。现在,家里的饭碗都是巴掌那么大,因为怕得‘三高’,做饭时都少油少糖低盐,追求健康。”

穿:从一件“的确良”到满衣柜衣服

对于很多“60后”来说,提起时髦两个字,就不得不提风靡了一个时代的时尚标签——“的确良”。其实,这就是现在大家说的涤纶,这种在如今并不太受欢迎的化纤面料,“在那个年代,拥有一件‘的确良’,那就是身份的象征。”杨万才说,每次看到周围有人穿着“的确良”,他都会投去羡慕的眼光。

打开杨万才的电子记账本,一家人在衣着上的开销比例也不少。“过去是逢年过节才有机会买衣服,现在是逛街的时候,看到合适的就买了,老婆现在都是逛淘宝,看中直接下单。”在杨万才看来,说到穿衣方面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看看老照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男女都穿深蓝色、绿色的制服,有的还带着补丁。也就是过年的时候,还能看见点红色、粉色的。”杨万才一边翻看着照片,一边感慨地回忆说,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出现了喇叭裤等新时尚,也就是从那时起,穿衣开始讲究时髦。

杨万才笑着说,认识她老婆的时候,老婆穿衣服的款式还很单一,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有了太阳裙、呢子大衣,再到棉服、羽绒服,“现在就更不用说了,衣服材质要挑选,款式要最新的,就我们男士,衬衫都有很多款式,穿衣也讲究搭配,西服配皮鞋,运动衣配运动鞋,人们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杨万才乐呵呵地说,一家人身上的衣服越穿越好看,日子也是越过越甜美。

用:从“三转一响”到“万能”手机

去年,杨万才儿子结婚了,儿子和媳妇的新房离他的小区不远。同时期,杨万才的记账本上,很大一笔开销都是来自儿子的婚礼:房子装修、购买家电、婚礼请客、私家汽车……“想我结婚那会,标配就是‘三转一响’。”所谓“三转”指的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一响”就是录音机。

时间滴滴答答,杨万才儿子出生后,进入上世纪90年代,“慢慢地,婚礼的标配变成了‘三电一轮’。”“三电”指的是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一轮”就是两轮摩托。也正是在这个年代,已成家的杨万才买了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机、洗衣机。平时一家三口最开心的事就是一边聊天一边看电视。“看电视也是那个年代最大的娱乐吧。”

生活越来越好,家里的电器也越来越多。“VCD走进家里,想看的电影随时可以看;冰箱有了,饭菜有地方放了;电视越来越大,越来越薄;缝纫机也不知道扔到了什么地方……”在杨万才看来,现在的生活,几乎是过去不敢想象的。“上世纪80年代,拥有电话让人羡慕,上世纪90年代,一部“大哥大”等于土豪,可是现在,大家都有了智能手机,不仅可以打电话,还能视频、办公,你看我记账,都用这个。”

“有时间的时候,我就养花;周末,约上好友去打羽毛球;假期了,和老婆一起去旅游。”杨万才记忆中的小时候,父母除了种菜,几乎没有娱乐。“你看我的记账本,旅游、健身等娱乐开销也不少,去了很多过去都不知道的地方,见证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杨万才认为,现在的好日子,也都是国家强大带来的。“不仅让我们摆脱了贫困、富裕了起来,更让我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在杨万才看来,未来,他的记账本上还会越来越精彩,有更多的惊喜等着他。

记者 汤荣汛 文 许诚 摄

新闻推荐

九月过半拒秋乏

本报讯九月过半,秋季气息变浓。正所谓“春困秋乏夏打盹”,秋乏的症状也越来越明显,人容易疲乏,精神不足。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时代大变迁 生活小缩影 生活记账本折射社会沧桑巨变)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