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今晨,写了两篇社会新闻,一篇叫《多美的芜湖姑娘!你扶起摔倒老人的身姿,靓极了!》,另一篇叫《温亚南,你温暖到大家了!》。
两篇小文章,两个小故事,让记者有着满满的收获感——倒并不是说文章写得多好,而是故事里主人公传递的温度,感染了身边的很多朋友。
两个小故事都是偶然碰到,用新闻专业术语来形容,属于“街采”性质。有朋友问我,为什么这种事情都让你碰到了?其实,原因并不复杂。
先说那个巨龙城市花园门口小美女扶起摔倒老人的故事。当时是下午6点左右,下班回家的路上,记者开车经过事发地点时,遇到了拥堵,看到前面有一辆电动车倒在地上。记者第一反应是,发生车祸了。这种交通摩擦,每天都要发生若干起,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此时,突然看到一个穿黑裙子的小姑娘,闯到马路中央,小心翼翼地把老人扶起,还交代着他什么,直到送他安全离开——这让记者一下子感到很“兴奋”,先赶紧拍照,并生出疑问:小姑娘认识老人吗?她为什么这样做?联想到社会上经常出现的扶老人被讹的争议,这个故事肯定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于是,记者赶紧把车打了双跳,开到路边。停好车后,记者走到女孩子身边,用一句“刚才那老人没事吧”打开话茬,和她聊了整个过程,也采写了一个单纯、善良的邻家女孩的感人形象。
18日早晨的《温亚南,你温暖到大家了!》这个故事,也是一次偶遇。
当时7点不到,记者上班路上打算过马路时,看到身旁不远处的一个老人家,他吃力地拎着桶,向别人打听怎么去菜场。记者当时也准备去帮他拎桶,送他到菜场。看到老人家向小伙子求助,记者就决定先不作声,跟在后面观察,看到底有没有热心人。
小伙子帮助老人拎着桶、一老一少一前一后行走的一幕,虽然很平常,却让紧随其后的记者,感到心灵的颤动:谁家的老人,吃这么大的苦,大早上来市里卖菱角菜?谁家的小伙子,看起来很内向,却又这么善良?
后来在朋友圈发了小伙子的图片后,有人提供线索说,他来自江北的华谊化工,名叫温亚南。
温亚南将老人送到路口后,他要坐公司班车走了。路口距离菜场还有500米左右。记者走了过去,把老人的桶拎在手里。这既是帮忙,也是方便采访。一路上,老人告诉记者他的住址、姓名、年龄、家庭情况、为什么进城卖菱角菜……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呈现在记者眼前,也让很多人感叹“一大早,就被暖到了”!
两件小事,带给读者的是暖意,传递出的是正能量。如果没有情节和细节,没有故事和温度,如果不能让自己感动,就不可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记者的收获感,源于自己所写的文字得到的认同感。而发掘这一切,首先需要保持一颗好奇心,时刻对社会、事物、人性,充满着探究欲。只有真正走进故事里、走进人的内心,才能拨动那根最微妙的心弦。记者不要有任何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也不要有丝毫畏首畏尾的卑微感。记者既要做一名老辣而熟练的博士生,也要做一名真诚而好奇的小学生。失去了好奇和激情,就不可能采写到令人澎湃、使人激越的作品——无论普通的社会新闻还是立意深远的大文章。
此外还要怀揣一份善意和正义。有人说,初识世界,内心纯洁,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渐深,发现这个世界一片混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饱经沧桑后,开悟生慧,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无论记者或是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当我们面对纷繁万象时,一定既要预防到它到底有多么恶,也一定要坚定自己的内心是何其善!
一句话:城市的烟火和善意,往往就在街头巷尾,就在家长里短中。记者有责任去记录,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传递和弘扬。
主持人简介:肖申,一个喜欢默默耕耘的新闻老兵。
新闻推荐
“这醒字那俊”啥意思 谁能来解个惑 是“那小子真帅”还是“这傻子真犟”?
本报讯日前,芜湖市民张先生来到大江晚报采编大厅,出示了他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片内容是镜湖区星隆国际城一家超市出口处的芜...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