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晚,市民王艺平通过本报新闻热线3838110反映,“我家实在是不能住了,已经2年多了,镜湖区相关部门还是没有把楼上漏雨的地方维修好,现在几个部门互相推,我不知道找谁来解决”。2月13日一早,记者来到他家调查走访。
楼上搬走了 漏雨渗水解决难
事情要从2016年说起。当年11月,家住北京西路39号1单元502室的王艺平曾经向本报反映,他们这里不是拆迁地块,但不知道怎么回事顶楼602室黄女士家在2015年春节后提前征收了。黄女士搬离后,602室开始出现漏雨现象,漏到室内的雨水积聚后又从楼板渗漏到王艺平家,刚开始渗漏不严重,王艺平也没有重视。2016年夏季接连强降雨,王艺平家开始遭到严重渗漏。
于是王艺平和黄女士取得联系,要求她解决。黄女士说房子已交给镜湖区征收办,应该由区征收办解决。等到王艺平来到该征收办后,该部门又说没有对黄女士房屋进行征收,但让王艺平不解的是,黄女士让他联系的征收办工作人员的确也接待了他,表示可以将黄女士家钥匙给他,让他自行解决。王艺平纳闷:“既然没有征收,怎么又能提供她家钥匙?”
在记者当年采访过程中,事情也不断变化。首先是原房主黄女士与王艺平接触,表示愿意过来处理并请来工人维修。但是这次维修效果没有维持多久。随后,镜湖区征收办又表示房屋产权已转移到镜湖区建投公司,由镜湖区建投公司来解决。直到2017年1月,镜湖区建投公司才表示尽快来处理这个问题。
本以为解决的问题两年后又冒出来
此后,王艺平一直没有再和媒体联系,大家都以为这个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没想到时隔2年后,他又无奈地再次向本报反映。2月13日,记者再次来到北京西路39号1单元502室,在该户客厅可以看到,天花板上的水滴不断往下滴,下面大大小小摆了好几个盆接水。在厨房,记者注意到地面已积起一汪水,而天花板上也在滴着水。
王艺平告诉记者,这户房屋是父母的共同房产,2011年父亲去世,房子产权就为老母亲所有。目前独身的王艺平带着儿子和老母亲居住,由于身患气管炎、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王艺平靠低保与母亲退休金生活。他的母亲也是年老体衰,身患多种慢性病。
他说,2017年初,镜湖区建投公司终于提供了一次维修,但是没过几个月又出问题了,而且愈演愈烈。于是他又找过他们几次,但是没有得到实质性帮助。他说:“后来镜湖区建投公司又说房子交给镜湖区住建委了,但是我找镜湖区住建委后,人家不承认,我身体不好实在跑不动了,也只能听天由命。”
相关部门表示核查后再答复
本来就打算这么认命的王艺平到了今年春节后还是忍不住了,他告诉记者:“老娘整天为此唉声叹气,饭吃不下,就躺在床上,我看着心里难受,又没有办法,你不知道我家春节的时候漏成什么样子,我夜里要起来给接漏的盆倒水,而且还要跑到602室,把地面的水给清除。”
记者来到602室后看到,这户房屋门开着,在和王艺平家对应的客厅,摆放着十多个盆、桶,接着屋顶漏下的雨水(如图)。
就此,记者再次与镜湖区建投公司取得联系,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对当年的这些问题不知情,会进行核查后再答复。2月14日,镜湖区建投公司工作人员答复,曾经该户提前征收后,资产由其他部门转到他们部门,然后镜湖区建投公司就此事找到镜湖区重点局,由镜湖区重点局安排人员维修。对于现在又出现漏雨的情况,镜湖区重点局将上报,等相关负责人批准后,他们再安排后续工作。
记者 吴敏 实习生 吕启盼 文/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阮新)春节期间,为让居民过个平安祥和的好年,芜湖市各级城管部门积极行动,全力做好“禁放”宣传工作。在镜湖区,区城...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