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友艺 邓健
在今年1月公布的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由东旭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芜湖东旭光电装备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报送的“光电显示用高均匀超净面玻璃基板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及产业化”成功摘得一等奖。这项技术对相关产业发展影响几何?这个沉甸甸的一等奖背后付出了怎样的努力?记者日前走进芜湖东旭进行实地走访。
隔着参观通道,记者看到生产线上,一双灵巧的机械手臂正在将一张张比纸还要纤薄的平面玻璃整齐地叠放在一起。企业的总经理助理何怀胜告诉记者,这就是被誉为光电显示行业“基石”的液晶玻璃基板,也正是此次获评一等奖的“光电显示用高均匀超净面玻璃基板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的技术成果。
何怀胜介绍说,玻璃基板是光电显示面板的核心部件,是平板电脑、手机、液晶电视等终端的关键部件。此前,该技术和市场一直被美、日企业高度封锁和垄断,我国全部依赖进口,光电显示行业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制约。东旭集团自2005年率先组建玻璃基板研发团队,不断引进高端人才,同时加大与北京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力度,历经十多年坚持不懈的自主研发和技术攻关,终于实现了高品质玻璃基板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重大突破,成功解决了国内“缺芯少屏”中“屏”的难题,结束了我国玻璃基板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依靠着这项核心技术,现在的东旭已经成长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全球第4大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商。
东旭的创新解决了“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也为国内整个光电行业下游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何怀胜介绍说:“东旭玻璃基板品质全面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而售价却只有进口基板的三分之一。短短几年来,这项技术为下游面板企业节省成本超过2000亿元,成功让液晶电视等终端产品市场售价从上万元‘跳水’到‘平民价’,惠及更多民众。现在,华为、小米、联想等很多知名手机品牌都是东旭的合作伙伴。”
据悉,该项目推广应用建成17条生产线。近三年,完成单位新增销售额约133亿元、新增利润约34亿元;其他应用单位新增销售额超200亿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汪潜周文瀚)2月1日,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芜湖市知识产权局)挂牌成立,市委常委、副市长陈韶光出席仪式。陈韶光代表...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