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南街道兴隆街社区,常参加社区文体活动的居民们都认识一位戴着眼镜的80后帅哥,他笑脸盈盈,亲切有活力,能主持、会剪纸、唱快板、擅长活跃气氛。他就是芜湖零距离便民生活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张一伟。从和机器打交道到专门与人交流,张一伟在近2年的社会工作中享受着快乐,尽力帮助他人。
张一伟原是典型的理工男,从事铁塔维修工作,每天与冷冰冰的机器打交道。可理工男一直怀揣着公益之心。“我的妹妹就是一位智力残疾患者,从小看到和妹妹差不多的残疾人,我的家庭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嘲笑,反而尽力帮助。”也正如此,张一伟更能感受到残疾群体、弱势群体的苦楚,经他人介绍,2017年他加入了芜湖零距离便民生活服务中心,走上社会工作者的道路。为了更好地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跃社区文化氛围,从零开始的张一伟特意学会了插花、手工、打快板等,帮助张家山、观岚、兴隆街等社区策划开展了一场场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缺少主持人时,他亲自上阵,串场暖场;活动休息时间,他还免费教很多老人学会了剪纸,增加生活情趣。
在与社区居民交流、打交道的同时,张一伟还一直尽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有需要的居民。徽商春天有位六旬老人一个人生活,视力残疾完全看不见。因子女工作较忙,下班较迟,老人的中饭和晚饭成了问题。张一伟知道后,免费跑腿,每天到服务中心打好两餐饭送到老人家中,并陪着老人一起吃饭、聊天。盲人老人情绪低沉,比较悲观,经常感到胸闷,细心的张一伟还教会老人顺气的中医调理方法,帮助老人走出阴影。老人后来搬进养老院后,张一伟还一直和老人保持联系,陪着老人聊天。伟星城有位19岁的女孩,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只有手指能够动,在一次社区活动中了解女孩情况后,张一伟想到自己的妹妹,他积极鼓励女孩自力更生,收获成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张一伟送给了女孩很多书籍,并上门指导女孩学习电脑,引导女孩通过网络打字赚钱,减轻家庭负担。
这样热心助人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张一伟看来,与人打交道、为居民服务,其乐无穷,收获满满。记者 芮娟
新闻推荐
1月30日,由镜湖区委、区政府主办,镜湖区文明办、汀棠公共服务中心承办的“我们的节日--春节”“金猪贺岁恭贺新年”民俗文...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