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过年特别激动,因为能吃上一顿肉、穿一件新衣服,得到压岁钱。”这是很多人印象里远去的年味,这些年很多人都在伤感:它已远去。
“年味变不变,不在于时代,而在于家人”。很多人却对物质丰富、互联网便捷时代的年味有了另一番感慨,也发掘出另一派欢乐。
年夜饭搞搞新意思 不再是老父母掌勺唱主角
“团圆就是那一桌年夜饭, 可现如今,不是大家早早去饭店订一桌饭,就是自家辛苦忙了近十来天,桌上的菜剩得却一年比一年多。”团圆宴是72岁的陈叔最看重的,“过去,炸点馓子、糯米圆子孩子们都抢着吃。”陈叔说,现在辛苦准备一桌年菜,下筷子的却寥寥无几。“我还在厨房做最后的汤,他们只顾忙着手机发朋友圈,对传统的圆子、蛋饺、八宝菜这些老式年菜不感兴趣,等我忙好了,他们都已草草吃完四散”。陈叔不开心了。
去年过年前,陈叔提议小家庭PK年夜饭,“每个小家庭、每个人做一道菜,我和你妈将退出厨房,年夜饭就交给你们了。”没想到,五花八门凑成的一桌年菜,大家还给取了寓意美好的名字:步步高升鸡、花开富贵鱼……大家抢着吃个精光!一致提议:“以后过年就这么安排!”陈叔感叹:“这是10来年过的最有味道的年。”今年陈叔在家庭微信群发起了“年夜饭金勺奖”,鼓励各个小家庭开发新菜品,做出拿手菜,争得金勺奖,“这可是重5.6克的纯金小勺子!”陈叔为自己的年味创意得意。
微信群视频家庭春晚
拼节目齐参与拿红包
66岁的刘阿姨,借助新科技,这些年的年味是越来越浓。去年,刘阿姨学会了玩“快手”“抖音”短视频软件,她自己参加了芜湖市旗袍协会,孙子在美术课堂学会了画扇面、画灯笼,今年,她提前和孙子策划,给大家录了一段身着传统旗袍、手执手绘扇子,孙子提灯的大拜年的视频。优雅的画面提前在家庭圈试发,引发亲友纷纷模仿,都说“今年春节大家就用视频记录年夜饭,发拜年视频,非常热闹好玩”。
魏大爷一家这几年更是玩视频春晚PK赛玩得很嗨。前年过年,魏大爷提议各个小家庭把家庭春晚拍成视频,发到微信群接受大家点赞和评论。魏大爷放出自己的拿手绝活:表演葫芦丝、抖空竹。孩子们一看急了,赶紧想招。“孙子表演书法的、家庭联合排小品的,大人小孩乐器演奏的,每家录制节目视频互相PK,相当于搞了一次网络家庭春晚”。魏大爷还准备了红包“还评出优秀奖、参与奖,最佳创意奖,都有金额不等的微信红包,大家齐参与,乐乐呵呵,孙子回去也有了作文题材!”
记者 王惠
新闻推荐
本报讯2019中国童模榜中榜年度时尚盛典近日在上海落幕。来自全国及美国、加拿大的300余名选手,通过历时三天的个人战袍秀...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