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传统观念里,只能在婆家过年是道“单选题”,那么如今“回谁家过年”,则成了有众多选项的“多选题”。
选项一:婆家娘家轮流过
为公平起见,很多小两口采取了这种能兼顾双方的方案。轮流的方式有多种,比如在芜湖常见的,婆家过完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初二过后去娘家拜年;也有双方相隔不远,中饭在婆家吃,晚饭在娘家吃;还有今年在婆家,明年回娘家过等等。
阳宝与老公结婚已有8年了,娘家在蚌埠、婆家在阜阳,两地相隔三个小时的车程。由于是生意人,时间比较自由,每年春节前,阳宝和丈夫、孩子会提前一周赶回娘家,一个个地走亲访友,直到陪父母吃完大年三十那天的中饭,下午便匆忙赶往婆家,在婆家吃年夜饭,再花一周时间陪婆家人。虽然比较辛苦,但每年过年阳宝都会尽量顾及到双方父母,让长辈们都能见到孙子,享受天伦之乐,开心过年。
市民邰先生,其妻子是独生子女,而自己家中兄弟姐妹多,过年很热闹,所以每年春节,他照顾妻子的情绪,不想看到岳父岳母孤零零地过年,大年三十,夫妇俩都会陪伴两位老人过除夕、吃年夜饭,然后选择大年初一或初二再回男方家。两边都顾到,在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妻子的父母不会孤单寂寞,夫妻双方也避免了意见摩擦。
选项二:婆家娘家一起过
过年的意义在于“团圆”,为了不让子女为难,相比在家等着儿女回来,一些父母则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别的城市与子女团圆,这也帮子女们解决了“过年回谁家”的老大难问题。
市民张先生和父母都身居芜湖,妻子也在芜湖工作,岳父岳母是安庆人。这些年过年,岳父岳母都是选择“反向跑”,今年去了芜湖女儿家,明年就去天津儿子家。问其为何这样做?老人直言,都是为了儿女考虑,远在天津的孙子还小,跑回安庆过年实在受累,女儿今年又值生产,不方便跑动,所以今年来和女儿女婿一起过。到时,双方父母齐聚一堂,家里又添置了新丁,倒也是个喜庆的团圆年。
还有“70后”市民李女士,双方父母都居住在芜湖,但不论是公婆,还是自家父母,都已迈入高龄,张罗过年、准备年夜饭……这种耗时又耗力的事情,对于双方老人而言都“干不动”了。为此,这些年大年三十,李女士和丈夫都会在饭店张罗一餐丰盛的年夜饭,请双方父母一起来吃,也算是省心省力。
选项三:自己过年哪也不去
曾经过年,有好吃好喝的,有新衣穿,有平常难以获得的物质享受,所以备受人们期待,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春节更像是一个难得的假期,人们对物质不再有过多期待,而更期望得到休闲和放松。
34岁的市民王先生,一直以来过年都陪伴在父母身边,去年春节,他和妻女选择“单飞”,去新马旅游过年,这样的“申请”也得到了双方父母的同意。“平时和父母待在一起时间多,不缺少陪伴,所以春节离开几天,他们也不会反对。”王先生说,在外旅游过年真的是全新的体验,与在家过年忙于人情往来身心疲惫相比,旅游过年充满新鲜感,换了环境换了心情,身心得到很大的放松。但他说,这样的旅游过年只能偶尔为之,过节还是陪父母重要,下次即便旅游也要带着父母一起。
选项四:各回各家 各找各妈
既然大家都想回自己家陪伴父母,那就索性“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这种情况经记者了解,在现实中虽不多见,但仍有少数家庭不得已选择此方案,尤其是跨地域婚姻,还比如单亲家庭等等。
各回各家,这样做公平合理,两人都舒适自在,可这种模式让人感觉缺乏家庭的整体性,结了婚还独自回家,不免显得有些孤单。这种做法可能也会遭到传统观念的反对。
选项五:只回婆家或娘家
如上条一样,现实生活中,过年只回婆家或娘家的情况也占少数,多数子女还是两边都跑,照顾到双方父母的情绪。如果只陪一方父母过年,另一方势必感到“孤单寂寞冷”,夫妻双方任何一方这样“为爱妥协”,也容易引发矛盾,心藏不悦。
新闻推荐
本报讯截至1月28日24时,芜湖长江大桥道路车流量达424522辆次,通行总量与2018年春运同期397953辆次相比,增长6.676%。其中日...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