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传统佳节,春节承载了诸多的希望和祝福。在孩子眼里,春节无疑是令人喜悦的,不仅可以穿上崭新的衣服,家中长辈也会按照年俗给压岁钱。少则几百、多则上千近万的压岁钱,对于尚处求学年龄的孩子而言,堪称一笔不小的“财富”。那么,这笔压岁钱应该如何使用呢?是交给父母还是由孩子自己支配?在这点上,每个家庭似乎都有自己的“管理经”。在芜湖,当记者对话父母和孩子,才发现,其实很多家庭在对待压岁钱的问题上,都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
没有要求孩子上缴压岁钱,但是会和孩子平等对话,听听孩子对这笔钱的规划。“如果孩子的想法合适,我不会过多干涉。如果孩子的想法欠佳,那我可能会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刘先生举例说明,去年春节过后,他就建议孩子将钱存到支付宝下的余额宝里。“虽然钱和收益都谈不上多少,但是我觉得对孩子也算是理财方面的引导。”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压岁钱方面,大部分家长其实都能做到和孩子“有商有量”。还有不少家长表示,会让孩子把压岁钱算到学费里,除去学费之后的费用,再给孩子自由支配。
培养孩子“理财观”
记者留意到,目前市场上,包括保险、理财产品在内的项目,打着“压岁钱理财”的旗号并不在少数。此外,记者走访银行也发现,即便未满18岁,孩子也能在银行以个人名义开设独立的账户。比如说,建行客服就告诉记者,“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可由其法定监护人代办。代办时,监护人提供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件、二者监护关系证明及复印件等即可办理。”
在对待压岁钱的问题上,孩子们其实也都有着自己的打算和想法。17岁的张成然就表示,每年收到的压岁钱,他会一分为二,一部分存起来,另一部分去购买一些书籍。记者采访发现,投资学习和知识,存钱买喜欢的物件,或是存款旅游,目前成为不少孩子比较集中的几个规划。
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主攻青少年心理和家庭教育的专家徐慧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表现在对压岁钱的处理上,还体现在平时的细节里。“比如有的家庭会让孩子做家务,然后给孩子一些劳务费。其实越小开始培养金钱观念和理财意识,对孩子来说越好,因为孩子年龄小,可塑性更强。等到形成一定的消费习惯,反而比较难以快速扭转过来。”她表示,从传统的年俗来说,长辈给孩子压岁钱,一是让孩子知道家庭和家族的概念,二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来自长辈的关爱。让孩子对压岁钱有一定的支配权,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在理财的过程中学会很多知识,比如说什么是利息、收益、理财产品等,从而加深孩子的金融理财观念,将来对金钱能够拥有一个合理的规划。
记者 李婷维实习生 王荣 文
梅韬 摄
春节压岁钱不算小数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新年压岁钱的数目也水涨船高,一场春节下来,孩子们手里的压岁钱少则几百多则几千甚至上万,很多孩子过完年都成了“小富翁”。不过,如何让孩子合理使用好这笔“巨款”,也成为不少芜湖家长关心的话题。
按照以往收到压岁钱的标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个春节下来,不少孩子入账几千已经不是问题。市民缪女士告诉记者,孩子今年15岁上高一,每年收到的压岁钱至少也有六七千。不少父母表示,除了他们给孩子压岁钱之外,家中的七大姑八大姨也会给孩子压岁钱,粗算下来,孩子领到的压岁钱都在几千元不等。
去年春节,16岁的王同学可谓收入不菲。“除了压岁钱,过年期间,微信红包抢得也比较多。”小王告诉记者,去年从腊月二十八开始,长辈们就在家族群里开始发微信红包,有时候一天都要发上千块在群里,整个春节,她一个人就抢了800多元。回忆起去年的情形,小王表示,家里是一个大家族,过年长辈们会发压岁钱,加之春节拜年走亲戚收到的压岁钱,以及抢到的微信红包,小王去年春节期间收到近7000元。
规划压岁钱各家有“账本”
孩子们压岁钱收得欢,却令一些家长左右为难。“全权放手给孩子吧,怕他们胡乱消费。放在我们这里吧,孩子又不乐意。”市民汪先生表示,每一年春节过后,在压岁钱的归属权问题上,他们和孩子的意见总是相左。记者通过走访获悉,有的家长主张孩子将压岁钱全部“上缴”,理由大多一是孩子年龄小,不具备足够的理财能力;二是孩子手里的压岁钱也属于父母的人情往来,是需要父母先付出成本的。而有些孩子则表示,压岁钱是长辈给的,按道理说自己就应该拥有一定的支配权。
关于这个问题,不少家庭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经”。尤其对于初中和高中的孩子而言,不少家长已经着手给出一些建议,或者放权让孩子支配。缪女士告诉记者,在处理压岁钱的问题上,她和丈夫从来不一概而论,而是在考虑客观情况的基础上,给出多个选项。“考虑到人情往来,一般我们会先从孩子的压岁钱里扣除我们付出的人情成本,如果还有剩余的钱,那么除去500元留给孩子以外,其他的我们会以孩子的名义帮他存起来。”缪女士说,之所以给孩子留了500元的零花钱,是考虑到孩子也有自己的需要,比如和朋友同学出去吃饭,或者是想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孩子上中学以后,我们就开始帮他存钱了。现在他也知道钱是放在我们这里的,每年也会询问一下我和他爸爸,这笔钱的收益。”缪女士认为,他们之所以帮孩子存钱,和孩子算收益,也是为了引导孩子理性消费的同时,亦要有理财观念。“扣除人情往来的成本,是为了让他知道,压岁钱并不是平白无故来的,这背后是有付出的。而存在银行,则是引导他要有理财观念,学会存钱和生财。”
另一位刘先生表示,他虽然
新闻推荐
本报讯1月28日,正在单位工作的李女士接到一个电话:“你好,请问是李某某吗?我们是弋江区司法局工作人员,请问你有意向担任人民...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