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丹丹 张学桥
道路宽敞,路面平坦,各类标线清晰,部分路段设置了减速带、警示牌、安全护栏等,驾车一路驶过,马路两侧的田园风光扑面而来——近日,记者在鸠江区汤沟镇看到,得益于“四好农村路”项目的实施,过去人们印象中狭窄颠簸的农村道路已经面貌一新,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道新风景。
“2018年,鸠江区共计完成畅通工程共15条路45.798公里。”鸠江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在建好农村路的同时,加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力度,一方面投入公路养护专项资金,一方面推进养护维修专业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与专业管养单位签订合同,做到建好更好管好、护好,让惠民工程真正惠及全体人民。去年,该区共完成了33公里的县乡公路大中修及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超额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农村公路向来三分建、七分养。为了让道路建好后能长期发挥效益,鸠江区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保障水平。在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基础上,市、区两级财政按照合计不低于县道10000元/公里、乡道5000元/公里、村道1000元/公里的标准筹集资金。此外,鼓励镇、街以自筹方式解决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加强资金保障。2018年,鸠江区共投入1458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在“真金白银”为农村公路提供充足养护资金的同时,鸠江区推行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让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事。我们支持各地条件成熟的社会企业申报养护资质参与市场竞争;鼓励各地公路养护机构、班站等专业养护机构参与农村公路的养护。”区住建委相关人士介绍,该区放宽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准入门槛,建立公开、透明、法治的良性市场竞争机制,吸引社会资源主动参与,积极培育农村公路养护龙头企业。在实际操作中,着力推行大中修养护工程专业队伍施工,推广零星小修与日常保养划片区捆绑招标,提升养护专业化水平;总结推广应用工艺成熟、低成本、操作简单的标准化养护技术,规范养护单位现场作业,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
记者采访中获悉,鸠江区把农村道路根据自然纵横走向进行网格式分区,设置区、镇、行政村三级共77个路长,同时,在各镇推行道路专管员制度,做到每个段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如今,走在江北四镇近几年新建或改建的农村道路上,每条道路都有自己的“管家”,层层递进式管理让一条条道路变得更顺畅、更安全。
新闻推荐
困难职工是各单位工会以及市总工会一直关爱的对象。记者昨日获悉,为进一步做好芜湖市困难职工精准帮扶解困脱困工作,市总工...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