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每一个考研人都有一个为人称道的故事,这个故事包含泪水、辛酸、坚持、努力,也承载着梦想、喜悦与收获。
考研是一段沉默的时光,是一段付出了努力和汗水,不抱怨、不诉苦,日后想起连自己都被感动的日子。今天,让我们来听听那些烙刻在考研生记忆里的难忘经历。
在考研"二战"中迎来新生命的降临
讲述人:胡莹莹,2018级考研人
对于一些考研幸运儿来讲,能够一战成功,自然是最好的结果。但总有一些人,需要经历一番“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考验,才能最终修成正果。对于胡莹莹来说,她的两次考研贯穿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几个历程:就业、结婚、辞职、怀孕。
2012年,芜湖,刚上大三的胡莹莹,正满怀憧憬地与男朋友一起备战考研,两人一起看书、做题,相互监督着。然而,3月份笔试成绩出来后,胡莹莹因为英语成绩没过国家线第一次“败北”,男朋友却幸运地挺进了复试,最终考上了研究生。
“当时也没有多么难过,只是有点遗憾,不能和男朋友一起再度过两年校园时光了。”大学毕业后,胡莹莹回到老家阜阳,顺利地考上了阜城一家事业单位,却在工作两年后,随着男朋友研究生毕业突生变故。
胡莹莹说,当时正面临结婚,男朋友提出想留在芜湖发展,这样两人间势必有个妥协的,“最后,是我做出了辞职的决定。”辞职后,胡莹莹来到芜湖就业,却迟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一筹莫展之际,她再次想到了考研,却遭到了丈夫包括婆家的一致反对。
“他们都认为,你已经30岁了,还谈什么考研,与其耽误一年时间去备考,不如踏踏实实找份工作。”也是这次,胡莹莹第一次坚持己见,她重新拾起英语书、政治书,每天看网络课程视频,用复习对抗外界的不解。
“二战”绝不意味着简简单单的从头再来,它是考研人对自己内心的一次挑战,特别是8月份时,胡莹莹又被检查出怀孕了。担心考研复习对胎儿影响,又不想失去这个新生命,胡莹莹在纠结与痛苦中走过了“二战”备考。
“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我成功了。”2018年9月份,随着研究生开学,胡莹莹也迎来了宝宝的降生。一边照顾孩子一边上课,她笑称自己是最亮眼的研究生。
回望来时路,唯有感谢"坚持"
讲述人:赵旭磊,2015级考研人
有人可能会说,经历过高考,一个这样的考试算什么,但用心准备过考研的小伙伴都会懂。这九个多月,痛苦却弥足珍贵。一提到考研,小潘的思绪就控制不住地回到了2015年。
3月份的时候,下定决心考研的小潘,还没有多少紧迫感,只是每天不紧不慢看看专业课书,早晨背背单词,晚上做做英语阅读,“熬到周末就觉得解放了,一定要和好哥们去打打游戏,或是到操场打场篮球。”
9月份开学后,整个考研大军如临大敌。小潘逐渐感觉到,原本还算舒适的自习室,已经开始变得拥挤,而原本拥挤的自习室早已人满为患。天气越来越冷,考研党们却起得越来越早,“每天早上乌泱泱一群人,等在图书馆门前排队进去,稍不留神就要被挤到门框上。”
临近11月,学校里开始弥漫着大四毕业找工作的混乱和兴奋。小潘寝室有3人选择直接就业,他偶尔从图书馆回到宿舍,常听到他们讨论哪家国企来校招人,大家天天忙着面试、网申,讨论不同公司的待遇、条件之类的话题。
“听着他们讨论就业问题,复习又遇到了瓶颈期,内心还是蛮纠结的。”在考研临近的路口,小潘的思想无数次在脑海开战:我到底能不能考上?若考不上我会不会错过优秀企业和学校的招聘,与好的单位失之交臂?我这样付出到底值不值得?
12月底,在忐忑与纠结中,小潘度过了笔试。考试那两天,他觉得发挥还算正常。2月底成绩出来,他以380+分顺利进入复试,后来考取合工大研究生。去年研究生毕业,小潘和阜阳老家父母商量后,决定到合肥求职,如今供职于一家国企单位。
“回想起来,我很感谢自己的不放弃,感谢自己在每一个崩溃的边缘却还是选择了坚持。很多时候,是因为付出了大大的努力,才会有小小的幸运。”小潘说。
考研中的得与失,是计算不清的
讲述人:焦阳,2017级考研人
2017年2月15日,太阳还没升起,焦阳便早早起了床,坐在电脑前。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一直守候着,等待着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她曾无数次梦到过这一刻,有兴奋,有无助,也有满满的失落……不知道结果究竟会怎样。
登录网站,小心翼翼地依次输入姓名、证件号码、准考证号、报考单位,单击“查询”。
当看到考研没通过的那一刻,焦阳仿佛看见未来的灯全部熄灭,一阵说不出来的难过涌上心头,眼泪不知不觉地流出,“一年多的努力,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焦阳大学本科就读的是合肥一所三本院校,对她来说,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未来的道路,是进入大一就有的信念。为此,大三一整年,她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食堂、寝室、图书馆,每天重复做着三件事——吃饭、睡觉、学习。
“那个时候虽然累,但觉得自己在一步步靠近梦想,没想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焦阳说,成绩刚出来时,她曾反省过无数次,或许是自己太过急于求成,或许是没找准复习方法,再或许是心态不够成熟,为何当初不能再严格要求自己一点,为什么不再多努力一点。
临近大四毕业,焦阳陷入了迷失中。她不想经历“二战”,看着身边同学找到了工作,觉得自己失去了先机,还能做什么努力呢?“比较幸运的是,考研时认识很多朋友,也有人考研失利了。大家交流后发现生活并不是那么艰难,这条路走不通,我们要换条路走了。”
后来,焦阳通过一段时间休整,参加了2018年省考,顺利考上了阜阳一家行政单位。“如今回过头再去看,考研中的得与失,是计算不清的。”焦阳认为,如果失败了,结果注定无法更改,接着也要开始计划下一步如何打算了。时间不能倒退,人只能不断地往前看。
颍州晚报记者 高红/文 王彪/摄
新闻推荐
网络平台订房又申请退订被拒 12315中心:双方权利义务需用条款明确
只要有网络,什么都能解决,通过网络平台预订酒店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纠纷也易产生。日前,芜湖市12315中心处理了一起这样的纠纷,...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