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一首《当你老了》唱出了人们对时光、爱情的缅怀,也会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身边的老人与养老这一话题。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如何在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的当今,让老人拥有更多、更好,更有保障的服务?在今年芜湖“两会”上,养老服务成为了与会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市人大代表、芜湖零距离社会服务中心主任江百顺对养老服务这一话题尤为关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芜湖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6.7%,80岁以上老人比重为2.8%,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江百顺说,为应对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来市政府对养老事业投入有目共睹,如成立“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能为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的各类社区养老机构,培育了一批社会组织承担社区养老工作,并正在探索推进社区养老智慧化建设工作等。
“通过调研不难发现,目前芜湖无论是社会养老还是机构养老,仍然存在着资源孤立、整合度不高、受众面小、智慧化程度低、信息不同享、整体服务效能低等系列问题,导致目前养老产业发展现状仍然满足不了社会需求”,江百顺认为,这就迫切需求政府引领,从政策法规、资源配套、资金支持、产业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和产业布局的整体规划。
这次参加芜湖“两会”,江百顺带来了一份《关于推进实施“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民生工程》的议案,在议案中,他建议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这一契机,把“智慧健康养老”作为养老产业化发展的抓手和突破口。“我的建议是吸取北京、天津等地高科技养老模式的先进经验,引入社会力量公建民营,建设芜湖物联网智慧社区养老中心样板,并逐步在全市推广,从而实现让全市居家老人能享受到‘家居有人帮 、托管在社区 、医生在身旁 、商品在家旁 、需求在线上 、帮扶在键上 、亲人在心上 、救助在手上’的服务,同时,也可以推动芜湖市涵盖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养老服务、医药生产、健康旅游、健康食品等多个类别的养老健康产业业态的高速、良性发展。”
江百顺认为,这种通过“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自己掏一点”共建智慧社区养老方式,具有开创性意义。 “智慧社区养老中心”服务模式,顺应了中国传统的在家养老习惯,也符合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的大政方针。
记者 李林克
新闻推荐
2019年春运大幕已经拉开,记者昨日走访芜湖火车站、汽车站看到,进站安检口旅客秩序井然,候车厅内干净整洁。昨天,在芜湖火车站...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