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回家的路 就在脚下

来源:大江晚报 2019-01-22 02:30   https://www.yybnet.net/

“什么时候回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同事们、工友们之间的问候换成了这句温情的话。也许,在问对方的同时,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回家的期待。1月18日,记者走进中国中铁芜湖轨道交通保顺路停车场项目建设现场和梁场,听这里的建设者们讲述刚刚过去的一年,和即将踏上回家旅程的故事——

“儿子,我们回家吧……”

无论是路途遥远,还是时间漫长,都不能阻止人们回家的脚步。“回家过年”是漂泊他乡的人们共同的新年愿望,不变的生活主题。

在保顺路梁场的“工友之家”,联排的活动板房里居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其中一间板房被女主人收拾得干净整齐,分外温馨:靠外侧放置着一张上下床,下层是儿子的床铺,上层堆放着行李;屋子里侧并排放置着一张双人床和一张书桌,桌上放着儿子的书本、辅导教材和课外读物。

这间屋子的主人叫彭国华,今年37岁,老家在重庆开州。此时,他和妻子算了算今年的收入,相比去年差不多翻了一番。再过六天就是发放工资的日子,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收拾好行李,一天无数遍念叨着回家的日子。

其实,彭国华开心的不仅仅是这一年家庭收入翻了一番,更令他感动的是,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妻子带着孩子来到了芜湖,一家人在原本陌生的城市团聚,在公司项目部的帮助下,7岁的儿子彭基帝如愿进入了芜湖当地的一所小学读书。“以前只在过年见过爸爸两次,现在和爸爸在一起很开心。”彭基帝说。

从20多岁开始,彭国华就独自在外务工,留下妻子曾祥芬和父母在家带孩子,夫妻、父子聚少离多,“漂泊”成为他的生活常态。他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有很多次因项目施工赶进度,没能回家过年。“以前工程忙,他回不了家,只能把孩子丢在家里让奶奶带,我去那边陪他过年。”曾祥芬是个话不多的人,但是一提到过年回家的话题时,她的言语中却流露出对丈夫常年漂泊在外的无奈。

2017年11月,完成了江西某地的轻轨建设工程后,彭国华随工程队来到芜湖,在轨道交通保顺路梁场从事轨道梁模板制作和混凝土浇筑工作。“一家人还是要在一起,特别是儿子长大了,长期见不到爸爸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好。”曾祥芬说,在老家时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缺少父亲关爱导致的一些性格问题也逐渐凸显,为了孩子的将来,她决定带孩子和彭国华团聚。2018年6月,曾祥芬带着小儿子来到了芜湖。“当时项目部了解到彭国华的实际困难后,主动与龙山街道对接,请他们帮助接收随迁子女上学,没想到很快就落实了。”项目部党委书记万伟回忆道。同时,了解到曾详芬具有特种器械操作资格,公司还聘请她作为“龙门吊”驾驶员,她一个月的收入比去年在老家打工多了4000多元。

家庭团聚、孩子上学、收入倍增,这要在前几年,彭国华做梦都不敢想,今年这些梦想都实现了,彭国华抚摸着儿子的头,笑着说:“儿子,今年我们坐飞机回家。”

“爸妈,我快回家了……”

连日来的阴雨天气终于结束,一缕阳光照在纵横交错的钢筋上,投影在基坑中,像一张细密的网,编织着陈少同对家的思念——这份思念历经了170多天的沉淀和1000多公里的洗礼。

离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下周一,他就可以踏上旅程,回到心心念念的故乡——陕西咸阳。即使归心似箭,但是此时此刻,他仍沉下心和工友们一起,处理好工程中关键的一个环节。

“1号点,往右1.3毫米,往上3.6毫米;2号点……”陈少同站在锚箱顶部,聚精会神地透过“全站仪”的物镜采集每个控制点数据,然后报给旁边的工友,以便他们能根据数值准确调校位置。保顺路停车场项目是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的北起点,建成后将成为1号线车辆夜间“休息”之地,可同时停车10列位,目前,该项目在进行道岔工程“预埋件铸钢拉力支座锚箱”的安装环节,作为现场技术员,陈少同负责箱体的平面水准测量和高程控制。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样形容他工作所肩负的责任毫不为过,所以在测量时,必须聚精会神,容不得一丝杂念。“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整个箱体的各个控制点位置误差不能超过2毫米,这需要非常精确的测量和反复的调试。”经过多次校准,各个控制点的位置最终确定,屏气凝神大半天的陈少同终于松了一口气。

每项工作的完成,都预示着他离回家的日子又近了一点。“以前总以为离家很近,工作以后才发现,离家越来越远。”陈少同说,去年8月大学毕业来到芜湖参加项目建设后,已经有半年没有回家了。“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家这么远这么久,以前连陕西省都没有出过。”一想到远在老家的父母、姐姐,刚才还一脸严肃劲的陈少同立刻像个大男孩一样,眼眶中多了一层朦胧。他说,白天在工地上忙忙碌碌倒也没什么感觉,可是到了晚上,特别是和父母、姐姐视频后,想家的心绪又会加深一点,“我妈3天就要和我视频一次,姐姐一般是一个星期左右视频一次。家人们也都非常想念我,盼着我早点回去。”

对于工作第一年回家的旅程,陈少同非常期待,“我们技术部门的主管和我是老乡,他今年刚买的车,准备1月28号出发,带着我一起开车回家。”陈少同小声地又接了一句:“爸、妈,我快回家了……”

记者 卫晗慧 通讯员 潘峰 王涛

新闻推荐

一半完好一半焦黑 新买的黄花菜玩“变脸”

本报讯昨日,芜湖市民李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3838110,向记者反映购买的干货黄花菜质量有问题,“看见的一半都挺好,看不见的部...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砺剑”护平安2019-01-21 02:12
猜你喜欢:
评论:(回家的路 就在脚下)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