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与学者对话 共赏诗词之美

来源:芜湖日报 2018-11-30 01:18   https://www.yybnet.net/

张双柱

芜湖诗词学会名誉会长

姚祥

芜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孔立新

芜湖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唐俊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语文特级教师

谢玉荣

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语文一级教师

一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语言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已成功举办三季,在社会掀起了一股诗词文化的热潮。节目中,观众们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目前《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选手正在招募中,新一季的诗词大会也将拉开帷幕。借此契机,记者与芜湖本土的诗词研究者、爱好者、学者等人士,就他们眼中的诗词文化与传承影响等话题作了一次对话。

记者:古诗词为何会在当下引起民众如此浓厚的兴趣?

姚祥:我认为原因有三:一是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长河中最美的一朵浪花,有着美妙的音韵和节奏,朗朗上口,字数又少,易记易诵;二是古典诗词的创作艺术手法灵活多样,特别是极具形象化的表达,营造出美的意境,能触发人们的联想,是很好的艺术享受;三是古典诗词感情真挚,浓缩着古人的人生感动与生命智慧,最能反映中国人的理想和精神,能引发一代代人的情感共鸣。

谢玉荣:事实上,诗词不是今天才“火”的,它已经“火”了千百年了。新文化运动使得白话文得到普及,新诗取代了诗词的主导地位。但新诗只是形式发生了变化,优秀的作品在精气神上与传统诗词仍然是一脉相承的。

唐俊:改革开放几十年,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是基础;再加上传播方式现代化,比如采用了电视媒体晚会的形式,民众兴趣浓厚一点是正常的。

孔立新:民众的兴趣源于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天然的热爱,一种文化的自觉。

张双柱:中国人对诗词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中华文明可以说是踏着《诗经》的韵律一路走来的。当今的我们在越来越尽情享受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同时,却又在不经意中冷落甚至抛弃了优秀诗词文化。蓦然回首,诗已远,路尤长,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诗词竟然如此美好,如此有意义,越发激起对诗词的浓厚兴趣。

记者:《中国诗词大会》后,社会上、学校里,掀起了诗词学习的热潮,你是怎么看待这样的文化现象?

张双柱:首先肯定这是好现象,但是我们要防止一边热后的一边凉。因为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浮躁,往往热衷于搞形式主义。为此,我们还要通过政府和社会层面正确引导这种文化现象,既要红红火火,更要扎扎实实。

姚祥:这种文化现象,有利于让几近沉睡的古典诗词活起来,推动大众审美情趣的提高,共同弘扬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艺术精神。所以,大家要共同维护,将这种热潮转化为常态,经久不息,生生不已。

谢玉荣:事实上,对诗词的学习热潮从来没有消退过。中小学的语文课本里有大量的要求背诵的古诗词作品,对古诗的诵读鉴赏始终是中小学语文教学及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只是在课程设置上不再把诗词歌赋的写作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所以现代人的诗词作品的质与量才无法超越古人。我个人认为现在的这股热潮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提倡鼓励,但不要盲目点赞。希望人们能够立足根本,避免浮躁,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这样热度才能保持长久。

唐俊:总体上是好现象。有句话说“生活中还有诗和远方”,真正有诗词修养的人,诗意就在身边。你说“掀起了热潮”,我的看法,凡是热潮,都不持久。

记者:很多家长在看了《中国诗词大会》后,要求孩子学背古诗。这种方法好吗?

张双柱:诗很短,又有韵律,琅琅上口,就像唱歌一样。由此可见,让孩子学背古诗,对于训练孩子的语感,是大有好处的。久而久之,对未来孩子的气质、谈吐、情商、情操,也是潜移默化的。不过,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去死记硬背,更不要逼着孩子去死记硬背。

谢玉荣:毫无疑问,诵读是学习传统文化包括古诗词的良好的方法之一。但不建议盲目背诵,更不提倡死记硬背。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学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选择适合他心智发展的作品,篇幅宜短不宜长,应以背诵名句为主。

孔立新:语文学习的关键就在于多背,多读,多写。什么都不记,谈什么知识的积累,文化的积淀?

唐俊:背诵一些古诗文是必要的,即使暂时不能完全理解其内容也没有关系。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梁启超说,背书是学习语文最笨的但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没有诵记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就不可能出口成章,妙笔生花。

记者:你赞同你的孩子或学生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吗?

孔立新:当然赞同,在经历中锻炼自己,而不是作秀。

姚祥:当然赞同。因为这是一种高大上的寓教于乐的活动,能参加是一次展示,一次历练。在节目中,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手同台竞技,也能增长见识,提高应变能力,无论走到哪一步,都不算失败。

谢玉荣:如果这是孩子的兴趣所在,且她对古诗词作品的积累和理解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她希望能参加这个节目,那么我会赞同的。

张双柱:只要是他们乐意的,且学有余力,我不仅赞同,而且尽我对学习诗词的体会、开展诗词工作的经验去指导他们。

唐俊:参加不参加顺其自然吧。喜欢热闹的喜欢展示的就参加,不喜欢的就不参加。真正的读书、思考都是安安静静的。我想象不出在迪厅里品茗的感觉。

记者:古诗词以及传统文化在这几年是前所未有的火热。除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助推,还有其它更深层次原因吗?

唐俊: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包括中华文化的复兴。近几年又陆续推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相关文件、政策,以前的百家讲坛,现在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电视文化栏目都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

孔立新:经典诗词已经成为民族的文化基因。尽管基因传承有时会受外界的影响而弱化,但基因本身的强大,会在传承中发挥自身的优势,遇到适合的时机,基因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

姚祥:社会层面的原因是,年轻的一代,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自信和人文素养,是他们的父辈所不具备的。

记者:对这一季的节目,有什么期待?

姚祥:期待增加三个环节,即吟唱环节、赏析环节、创作环节,进一步丰富节目的表现形式。既然节目的宗旨在于普及、推广、引领、示范,那么,古典诗词的美,还须通过吟唱、赏析的方式,才能让更多的人领会其魅力。

张双柱:可以适当增加开放性提问,也可以增加对句环节,最后比拼时甚至可以增加创作环节,不要小看了中小学生。期待点评嘉宾自己在诗词创作上大有进步,这样更有说服力和魅力。

孔立新:期待形式更新颖些,期待更多普通人的参与。

记者:对诗词文化的传承、学习与推广,有什么好的建议?

谢玉荣:一、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要拔苗助长。二、严肃学习态度,不要附庸风雅。三、不要攀比记诵的数量,而应深入理解作品的精气神。四、文化人要扎扎实实做点事情,不要追求表面的一时的热闹。五、要把诗词写作教学纳入到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去。六、诵读、写作与鉴赏三结合,才能真正有助于传承。七、坚持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诗词的推广普及工作。

姚祥:我认为,诗词文化的传承、学习与推广,是诗教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的诗教,同样需要从娃娃抓起,要通过常态化的活动机制,将学生的人格培养与诗词审美培育相结合,在感受感悟中汲取营养,如春风化雨,润泽孩子们的心灵。

孔立新:芜湖市中小学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成效显著。今后如果能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自媒体,学习推广古诗词,让古诗词活起来,让传承的形式与渠道更多样化!

唐俊:唐朝科举考诗,这也是唐诗发达的一个原因;宋代科举考策论,所以宋朝议论性散文发达。《古文观止》中收录的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就是他的“高考优秀作文”。所以,我的建议很简单,中考、高考语文卷少一点无聊的题目,加大对真正语文修养包括诗词文化修养的考查力度就可以了。

张双柱:建议一点,在世界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弘扬中国诗词文化,并努力向世界推广中华诗词。众所周知,日本的俳句诗体源于中国的绝句诗体,为什么现在日本这种俳句已经成为西方人喜欢使用的一种诗歌形式。这是一个很大很重要的话题,却一直未能引起注意。

□ 记者 潘陵美

新闻推荐

“品酒”是与每一杯酒倾心交谈

“半路出家”的品酒师王健称自己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品酒师。在2006年之前,他一直在芜湖一家国企任职,当时王健酒量很差,几...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与学者对话 共赏诗词之美)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