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承孝安 程中玉
求助寻找走失人员、帮扶贫困山区的孩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公益展现出强大的力量。近日,城市令APP发挥技术和传播优势,汇聚芜湖市多家公益组织和爱心力量,引入传统的线下公益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为市民打造成一个有温度、有爱心的“爱心公益”平台。
点开城市令“爱心公益”版块,记者看到里面包含各类公益服务和公益活动。其中“蓝天寻人”是通过发布经核实的寻人信息并迅速传播,以便短时间内找到走失人员;“黄手环”是给失智老人免费发放防走失黄手环;“帮帮助学”是通过线上招募志愿者,为贫困家庭的孩子带去帮扶和关怀;“寻找老兵”是发动市民寻找身边的老兵们,向他们表达敬意和献上问候;“青弋行者”是呼唤市民关注和保护青弋江的生态环境。如今,城市令已成为公益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有效连接的载体,让公益服务变得随时随地触手可及。
刘女士一直想利用业余时间做志愿服务,却苦于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来提供服务。今年7月,她在城市令上看到了“帮帮助学”正在招募助学志愿者,便立即网上报了名。不久,芜湖民间爱心协会联系了刘女士,她经过志愿培训后,参与了为贫困学生发放助学物资等一系列活动。“这次志愿服务不仅为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带去了关怀和陪伴,还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刘女士很感激这次公益体验。
城市令搭建公益平台的同时,还不断探索公益与产品的结合。全民社管发起的“核查捐红包”活动就是一次让爱心人士能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想捐就捐”的有益尝试。通过城市令“全民社管”,市民在反映城市问题、参与城市治理后会获得红包奖励。而在最近的“核查捐红包”活动中,市民可以将获得的红包奖励捐赠出去,献上一份爱心。
今年9月,热心公益的韩先生在路过红梅新村时,通过全民社管,对附近地面垃圾污染的案卷进行了核查。核查成功后,页面弹出了“公益红包”和“现金红包”的选项,韩先生选择了“公益红包”,捐赠成功后,韩先生可以随时在公益红包记录里查看自己的捐赠情况。最终,他捐出的红包由公益组织“芜湖蓝天救援队”购置防走失黄手环免费发放给了失智老人。自活动上线以来,已有40人参与了核查捐红包,共捐赠67个公益红包。
一次转发,一场徒步,甚至一次问候,都可以让芜湖市民成为公益链条中的一环。一年间,400多位老人申请领到了黄手环,80多位志愿者参与了助学,70多名走失人员被找到……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刷新。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城市令“爱心公益”这个入口,参与到公益活动中,传递爱心正能量。为了帮助公益组织更加广泛、精准地向市民推送公益内容,城市令还开设了公益服务窗,市民也可以在此进行互动交流,表达参与公益的收获和想法。
据介绍,城市令还将利用“爱心公益”平台引入更多的公益组织和公益服务,促进公益资源整合,创新公益参与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本土公益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让公益活动更好、更快、更具影响力地传播出去。
新闻推荐
近年来,芜湖港紧紧抓住国家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机遇,对接上海港,做好长江中下游及芜湖周边地区的“中转站”,努...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