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走过十年,很多芜湖市民早已是这场购物狂欢中的“老司机”,关于网购,他们各有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市民陈女士接触网络购物比“双11”的历史还要长。“我从2006年左右就开始网购了,那个时候网购还没有现在这么风靡。我当年结婚婚房装修所有的材料都是从网上买的。 ”陈女士说。“记得参加第一届‘双11’网络购物节的时候,热情特别大,后来慢慢变得更加冷静理性,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常年网购的人来说,网购性价比高、价格便宜的那个节点也不一定就是\‘双11’”。陈女士说,这是多年来的经验之谈。“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作为网购达人,在\‘双11’这一天没有行动那是不可能的。我会提前做一些功课,比如关注各大电商平台的活动内容,列一个清单写上自己需要买的东西,然后分门别类去各个电商平台做比较,看什么东西在哪个平台买,参加什么活动最划算,总体来说,还是会比平时冲进去就买要省钱。 ”
“双11”一晃已经有10年了,作为一个“网购”老司机,陈女士说自己感觉变化最大的有两方面。一是可以网购的商品品种越来越多了,“以前因为物流不够发达,生鲜可能电商还做不起来,但现在一切都不是问题,即使是生鲜也可以放心从网上购买,我甚至每年的年夜饭食材都会从网上购买;第二是电商平台增多,平台服务更好,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苏宁、考拉等等,可以说作为消费者我可以选择的平台有很多,我的购物自由度更大,经验积累下来,会有自己的最佳组合性选择。”陈女士说,对于她而言,网购早已在10年前就改变了她的生活,而这10年间改变得更多更彻底,她的生活几乎已经离不开网购。
离“双11”还有好几天,市民顾小姐的“购物车”里已经装满了100件自己有意向购买的东西,作为淘宝和天猫的忠粉,用她自己的话说,面对“双11”,她从来不是一个没有准备的人。“我网购很多年了,据我对‘双11’的观察,除了最初几年降价幅度会很大,近几年商品降价的幅度并不是那么夸张,我每次选择在这个周期的活动中买东西,主要看中一些优惠券和满减,可能一家店、一样东西优惠不多,但合起来可以享受不少优惠,还是比平时划算。”顾小姐说,关于“双11”,她有自己比较成熟的一套心得,“首先我长期逛淘宝,我会重点关注到几家我很喜欢的店铺,这些店里的东西第一价格我会比较熟悉,品质也会心中有数,一般‘双11’我会提前一段时间将一些必需品和需要购买的大件放进购物车,一来观察价格,二来到时候也不会手忙脚乱,当然不会全部买,只是给自己划一个范围。我个人这些年的双11购物经历中没有退过货,没有遇到过特别糟心的事情。这一方面跟我的功课做得足有关,一方面也和我对淘宝的购物模式比较适应,比如要在性价比的前提下去考量商品的品质,而不要一味地追求价廉物美,这样有时候肯定达不到预期。谈起10年来网购的变化,顾小姐说首先是自己更理性了,现在的电商平台越来越多,加上平时其他促销活动的增加,以及“双11”全民购物狂欢从线上蔓延到线下,都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双11”网络购物的热度,也让大家的网络消费更为理性淡定,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双11”十年,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也深深改变了实体购物的世界。近年来,不难发现,为了和网络电商竞争抗衡,几乎所有实体店都在“双11”期间同时推出大促活动,这对市民消费者来说当然是利好。市民全女士告诉记者,“我不怎么热衷也不太善于网上购物,平时没事还是喜欢在实体店特别是商场里逛逛街、买买衣服,每年‘双11’,因为网络购物节的风靡,也带来了实体店购物的价格低谷,所以每年的双11除了肯定要去电商平台看一看,实体店也是必逛的,几乎涵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实体店在‘双11’都会有动作,对于跟我喜好类似的朋友来说,这个时候我们更看重实体店既可以亲眼看见又可以享受优惠的双重利好。”
记者 胡芳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天是第19个记者节,在这个新闻人特别的日子里,芜湖市弋江区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来到芜湖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看望...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