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全科医生正在给市民讲解健康知识。记者 杨大伟 摄
□本报记者 陈旻
早上,许洁感觉眼睛干痒难受,便来到了离家不远的弋江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到医生王涛检查并拿了药,整个过程不过十多分钟。王涛也是许洁父亲签约的“家庭医生”,在他那儿有一整套老人的“健康档案”。
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全科医生,王涛的6人团队管理着六千人的健康档案。他笑称自己“十八般武艺”都得会一点。“做一名‘全科医生’,不仅能看常见病,对病人心理状况、环境因素都要能关照到,危重病也可以提前干预。”王涛很欣慰,现在“小病在社区”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居民们对社区医生也更加信任。
让全民共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2012年,芜湖被选为国家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城市。通过建立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组成的团队,与居民签订协议形成稳定的契约关系,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实现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到家。
据统计,芜湖市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35所,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96所,乡镇卫生院58所,村卫生室751所。全市共有在岗全科医生870名,基本上都分布在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这些全科医生们扎根于基层,活跃在大街小巷,成为百姓们身边的健康顾问。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组建了859个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共签约52.6万个家庭、135.9万人,其中含重点人群58.3万人。
营造全科医生成长的沃土
家庭医生签约模式的推广和普及,基层社区医院的成长壮大,让全科医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随之而来的则是人才的急缺。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芜湖市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市政府即将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方案》,就健全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和创新全科医生使用激励机制作出重要部署。”市卫计委负责人告诉记者。
新的激励机制勾画了一幅未来全科医生培养的蓝图:到2020年,芜湖市基本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逐步形成促进全科医学人才发展的激励政策环境,逐步改革完善全科医生管理及薪酬制度,显著提升全科医生岗位吸引力,全科医生数量基本满足需求,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达到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芜湖市在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促进全科医学人才供给与需求有效衔接上开动脑筋,依托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和市中医医院等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制定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人员配备、职称评聘、工作量考核等方面给予支持。选聘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基层实践基地的教学骨干为相应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芜湖市还将推出对全科医生新的使用激励政策。”市卫计委负责人介绍说,包括改革完善全科医生薪酬制度,拓展职业发展前景。“例如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要求,合理核定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工资水平,使其工资水平与当地县区级综合医院同等条件临床医师工资水平相衔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服务费作为家庭医生团队所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组成部分,可用于人员薪酬分配。”
新闻推荐
蚌埠医学院校长陶仪声和芜湖四院院长沈棫华现场签订合作协议签约现场合影11月2日下午,随着“蚌埠医学院附属芜湖市第四人...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