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芜湖小记者正式开始招募啦!加入小记者团,小记者的优秀习作不仅可以变成铅字刊登在报纸上,还能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哦!这不,上周六,30多名小记者就在工作室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城南污水处理厂,探秘我们的生活污水究竟去哪了?
“老师,从污水进来,到处理完毕需要多少时间?”“氧化沟里面有哪些小虫子?”“家里的污水都会流到这里吗?”10月27日下午,位于峨山路的城南污水处理厂,迎来一群头戴红帽的特殊访客:芜湖传媒集团全媒体小记者。他们在芜湖小记者工作室的老师带领下,来探访这座处理城市污水的工厂,了解污水被“洗干净”的过程。
据悉,芜湖市城南污水处理厂是芜湖市第二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于2010年10月正式通水。一期工程设计日处理量是10万吨。主要是服务于弋江区的北片主城区,污水的汇水面积约为45km2。
当天下午,走进污水处理厂,厂方佘老师首先向小记者们介绍了注意事项,并对厂区的整体规划进行了描述。随后,佘老师就开启了“神奇校车”,带领着小记者们去了解污水是如何处理的。第一站,污水处理厂的动力源——配电室。配电室为整个污水处理厂工作的动力源,污水处理的每一环节都需要电力来驱动机器。小记者随后参观了粗格栅、细格栅,看污水中的漂浮物如何被甄别清理出来。小记者们围在佘老师旁,认真听讲的同时还不忘记录。
接下来,小记者们走上生化池,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生活污水看起来不仅浑浊而且还散发出阵阵刺鼻的臭味。经过前面的几个工艺流程之后,污水也就进入细菌生物处理流程,也是污水处理中的最重要的一步。通过“厌氧”“兼氧”“好氧”三个“小虫子”微生物的处理,污水中的大部分细菌病毒会被清理掉。“污水处理这么复杂,还用到微生物处理。”来自北塘小学的杨皓钧告诉记者。小记者们都认真地听着,生怕错过某个环节。
走着走着,小记者们来到了二沉池。见证了奇迹,污水褪去了浊黄色的外衣,清澈得能倒映出小记者的影子。佘老师拿着两个空塑料瓶,一个装刚进入厂区的污水,一个是处理完的清澈“污水”,比较水质发生的变化。最后,这清澈的“污水”流进装有144根紫外灯管的消毒池进行过滤,完成华丽的转变,进入长江。
全媒体小记者通过此次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水处理的不易,能够培养孩子们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向更多的小朋友、大朋友传递节约用水的理念。记者 刘江 文/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10月29日,不少芜湖市民在网络上看到了一段视频,画面显示一居民小区楼栋内发生火情,浓烟从1层单元楼道一直窜到顶层,看...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