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芳(化名)
39岁,河南省漯河市人。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在赭山路上一座菜市场外担任志愿服务劝导员。一大早的时候,车来车往,她不时提醒,“请把车辆靠边,有秩序摆放好,谢谢”。礼貌中不乏不容置疑的果断,普通话中带有明显的乡音,被劝者均服从“指令”,将所骑车辆摆放好。
听到记者对她由衷地夸赞,她爽朗地笑了。在劝导工作间隙中,这个爽朗爱笑的北方姑娘和记者聊起了自己嫁到芜湖的故事。记者没想到,洪文芳开场的第一句居然是“现在每次回老家探亲已经感觉非常不适应了,气候、购物、城市交通什么的,都不适应了”。
2003年,洪文芳在北京遇到了丈夫。两个同在异乡寻梦的年轻人尽管在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存在差距,但这些并不妨碍他们一见倾心。洪文芳说,“他是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但对我很好,这就足够了”。同时,这一句也打消了洪文芳父母对她未来婚姻生活不适应的担心。“我爸妈总是说,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是一辈子的事情,结婚后我跟着他回芜湖,肯定会很不适应的。”母亲曾问她,“那边天天吃米饭,你会受不了的”。最叫人啼笑皆非的是父亲,在她结婚前一天给了她一瓶白酒:“儿啊,以后啊每晚饭前喝两口,去去湿气。”
当年冬天,洪文芳和老公婚后就来到芜湖安定下来。“算是嫁鸡随鸡吧。”她笑着说,对于婚后的生活,自己是挺满意的。“都说南方的男人体贴嘛,不像北方男人那么大男子主义,最主要的是芜湖算是个适宜居住的城市。”洪文芳告诉记者,对于芜湖这个第二家乡,她感觉非常好。有些北方女性到芜湖后可能会觉得饮食、气候方面不太适应,但是洪文芳说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困扰。“大概是因为我毕业以后就在外面‘漂’过,适应性很强的缘故吧。”她笑着总结说。
“我们家在县城下面的小镇上,没有暖气,也没有盘炕,冬天比芜湖还冷,秋冬季节风沙特别大,买东西还要到县城,我现在回去看望父母,感觉各方面已不适应了,而父母亲到芜湖来看我们时,也觉得这里冬天很暖和”。最让她开心的是,到了芜湖这几年,连皮肤都细腻了很多,因为水土养人嘛。而让洪文芳喜欢芜湖的理由除了气候温润外,还有很多,譬如能吃到许多美食,还有最主要的是身边都是热心人,“有邻居看到我整天在家也挺急的,就像社居委推荐我来时不时做一些志愿服务,没有多少补贴,但是这让我能多接触社会,多一些朋友,非常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保护商标知识产权、加强商标品牌建设,是芜湖市工商局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职责。市工商部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