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老师在课堂上和自闭症儿童互动。记者 陈剑 摄
□本报记者赵丹丹
没有鲜花锦簇,没有清脆稚嫩的童声说着节日祝福,9月10日这天,芜湖春芽特殊儿童发展中心和平常别无二致。在这里接受康复训练的100名自闭症孩子,绝大多数并不能理解教师节的含义。而老师们自选择特教这个职业以来,早已习惯了当一名“没有教师节的教师”。
教师节前后的这几天,春芽的老师们都在忙活着同一件事:为关爱自闭症儿童项目发动“99公益日”爱心捐赠。对于这些特教老师来说,让更多的人关注、关爱自闭症孩子,让自闭症孩子有更好的康复器材和康复环境,这就是最好的节日礼物。
“星星的孩子”就在我们身边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闭症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事实上,自闭症儿童可能就在我们身边:目前全世界自闭症的发病率说法众多,但被多数学者认可的数据是在1%左右。即便是按1:150的发病率计算,2017年,芜湖市自闭症新生儿的数量就达到了281人,学龄前自闭症患儿约1500人,7-15岁学龄期自闭症患儿约为2500人。
自闭症儿童独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沟通交流方面有着一套不被常人所理解的来自遥远星球的思维模式,因此也被称作是“星星的孩子”。芜湖春芽,正是100名“星宝”的温馨之家。
记者采访中获悉,2006年,合肥市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创办春芽合肥特色儿童发展中心,吸引了全省自闭症家庭前往寻找康复治疗途径。2014年9月,为满足芜湖及皖南片区自闭症家庭的康复需求,在芜湖成立芜湖春芽特殊儿童发展中心,并成为政府设立的自闭症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的定点康复机构。
为自闭症儿童当老师,意味着更多的爱和付出。“一个小游戏,一句话,可能要重复一百遍一千遍。”芜湖春芽负责人彭飞告诉记者,这里的老师从来没有午间休息的概念,“自闭症康复训练从全世界来看都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大家每天中午都要一起开会,交流学习专业知识,探讨相关案例。”
每位孩子都有专属的“订制教具”
芜湖春芽目前有18名老师,其中绝大多数是“90后”。尽管年纪不大,但她们肩上的担子却沉甸甸的。“每位家长都是满怀期待地把孩子送进来,一段时间下来,孩子没有明显改观,家长就会非常焦虑。”彭飞说,这种焦虑催促着老师们付出百倍千倍的精力,只为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
25岁的董丽纯毕业于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特教专业,2016年进入春芽当了一名特教老师。对于“科班”出身的她来说,进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如果没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就不要选择特教这个职业”。
每个自闭症儿童个性不一,个体差异较大,为此,董丽纯和同事们一起为不同的孩子“订制”了教具和玩具。大家想创意,找材料,牺牲业余时间做手工,为孩子们制作了1000多件康复教具。“班上有位6岁的小男孩,注意力特别难以集中,我给他做了这种拿笔连线的小教具。网上有一种训练注意力的舒尔特方格,对他来说太难了,我自己动手做了一个简化版……”采访中,董丽纯拿着琳琅满目的教具一件件展示着,眼里闪烁着光芒。
对于特教老师来说,患自闭症孩子能过来牵牵她们的手,送上一个微笑,就是最好的回报。32岁的吴鑫老师说,班上有一位孩子刚进校时对大家都很排斥,大概一两个月后的一天,孩子突然跑过来牵起了自己的手,“当时感觉心都要暖化了,觉得怎么辛苦都值了。”
期待更多人给予“星宝”爱和关注
今年上半年,春芽租赁的房子被房东出售,近百名孩子面临无家可归的境地,彭飞和合肥春芽的杨丽老师一起四处“扫街”找场地。最终,在残联、教育、民政等多个部门的协调帮助下,春芽搬进了位于青山街、银湖小区的两处新家。
记者前往青山街上春芽校区时,这里才刚刚安定下来没几天,康复教室里放着寥寥几件器材,看上去空荡荡的。“目前的政策很好,以每位孩子每年1万元的补助标准,发放给康复机构。”彭飞说,尽管如此,作为一家公益性机构,春芽仍面临着资金紧缺的难题,“中心的校舍租金、教师工资、康复训练器材等全部来自于这笔政府补助,尤其是今年搬了新校区,两处新场地的装修和康复训练器材的配备都需要一大笔资金,确实有点举步维艰。”
希望孩子有一个稳定舒适的康复环境,有运动场、游乐设施,这是春芽老师们当前最大的心愿。在刚刚过去的腾讯九九公益日,春芽发动了“关爱星宝 走进新家”的捐赠项目,呼吁大家一起为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场地筹建添砖加瓦。“目标筹款是34.42万元,最终只筹到了5.5万余元。”彭飞说,让更多人知道自闭症这一群体,并愿意伸出援手或给予关注,她们仍有很远的路要走。
新闻推荐
芜湖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公告 芜国土拍告字[2018]第20号
经芜湖市人民政府批准,芜湖市国土资源局决定以拍卖方式出让经开区凤鸣湖公寓西北角地块(1820号宗地)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