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鸠江区白茆镇义圩村,有这么一位共产党员杨修保,30年来无论从事何种岗位都能想着家乡、记着家乡。担任村主任时的他,为家乡发展尽职尽责;外出创业时,为家乡建设献智献力;而现在村里的那些孤寡老人,更是他选择返回家乡的动力。他用30年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一名基层党员的模范形象,用30年的时间诠释着他深深的家乡情怀。
1987年,年仅23岁的杨修保进入义圩村工作,先后担任村团支部书记、会计文书、主任等职。他带动一班义圩有志青年繁荣基层文艺工作,投身基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民增收和鼓励外出务工,有效改变了村风村貌。
2003年底,杨修保在和同村民组的几个在外务工村民拉家常中得知,他们在外地工作有收获的同时,也是麻烦一大堆。晚上睡觉时,躺在床上的杨修保不断思索着如何让在外务工人员相互帮扶,少走弯路。由于全镇在京务工群体较大,组织上确实也希望能有一名政治素质过得硬的党员引导他们脚踏实地创业致富,传递家乡的声音,遂同意他辞职,并任命他为白茆镇驻京党支部书记。
2007年杨修保接到义圩村主任董学娣的电话,便再次行动起来,不停地打电话或走访义圩籍在京成功人士,为家乡建设“村村通”水泥路召集募捐资金缺口。在他的大力倡议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京成功人士筹集到近10万元的道路建设资金,在他的带动下,后续又在温州,上海等募捐了五六万元资金,基本弥补了资金缺口。
离家在外十年,心中最放不下的是家中80多岁的老母亲。就这样,年近五十的杨修保再次辞职,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义圩村居住。常伴在母亲的身边,杨修保的内心无比的平静。两年后,年逾89岁的老母亲平静安详地离开人世,老杨也完成人生中最大的责任——孝道。
在伺候老母亲的期间,老杨毅然进入敬老院工作。尽管在敬老院上班没有正式的编制,工资待遇低,但这并没有让老杨放弃,乐于奉献的信念让他对待老人们如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记者 吴敏
新闻推荐
本报讯9月9日,由鸠江区区委、区政府主办的“鸠江区庆祝第三十四个教师节颁奖典礼”在翰文学校隆重举行。鸠江区委、区人大...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