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作的水子
香飘四溢的酒酿
“整”糯米的箩筐
——“老板,给我来一碗酒酿水子!”
——“啥?你要几份酒酿?几斤水子?”
在芜湖,作为一个美食界的正宗吃货,如此的对话显然十分不“专业”——要知道,江城最传统最古老的酒酿水子店,基本都没有堂食,且酒酿是酒酿、水子是水子。想吃一碗酒酿水子?行,你需要分别购买酒酿和水子,然后乖乖回家自己煮熟水子,加进酒酿当中……
本期“走街串巷”,记者来到了芜湖非常出名的酒酿水子老店——“老北门酒酿水子”,寻访老芜湖们最爱的味道之一。
见证岁月沧桑
9月初的下午,天气依然炎热,新中江桥建设正如火如荼,在其桥墩附近,老北门酒酿水子店的生意同样十分火红,丝毫不受附近桥梁施工的影响,来往顾客不断。不少老客人甚至不进店,只需骑着车在门口嚎一嗓子,“老板,来两份酒酿,一份水子。”
区别于北方人喜欢辛辣呛口的老酒,江南人只喜欢这甜糯的酒香。有很多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对酒酿水子这道江城传统小吃有点不信服,这不就是一道寻常的江南小吃吗?在芜湖怎么就成为了美食?对此,老北门酒酿水子店的老板和食客最有发言权。
“老芜湖人都有印象,在我们小时候,酒酿水子都是挑着担子的师傅沿街叫卖。”70多岁的郑老告诉记者,早在他小时候,家中就经常买酒酿买水子,记忆里,老芜湖人一直偏爱这种甘甜爽滑的味道。如今大家爱吃的赤豆酒酿、桂花酒酿等,都是和酒酿水子同一系列的吃食,只是搭配的东西略有不同。“现在小年轻都喜欢吃红豆配酒酿,不过在我心里,酒酿还是和水子更配。”郑老如是说。
老北门酒酿水子店,可以说见证了酒酿水子在芜湖的发展历史。今年52岁的老板丁卫东告诉记者,早在1940年,他的外公就是那样挑担子到处卖酒酿,直到1980年,他的父亲和大伯在北门开了酒酿水子店;1997年,店铺搬到中江桥下,便一直没有再换过地方。如今,来光顾的大部分是年纪偏大的“老芜湖”,时不时会有一个已经离开家乡多年的人,回来时专门过来尝尝过去的味道。妹妹丁迎红笑着说:“吃我们家酒酿水子长大的多着咧!”
采访中,有一幕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店外,现代化的新中江桥施工改建工程就在眼前,嘈杂声中,隐约可以看出其屹立而起的轮廓;进店内,时间似乎停滞了下来,几十年间,老北门酒酿水子店的位置、装修、摆设都没有一丝变化。说来也怪,大家伙还就喜欢他们家的“一成不变”,喜欢这样一切朴素如过去。“就连店中有50年历史、用来装酒酿的老瓦罐,我们都不敢随意换,因为很多客人点名就要那个碗装的酒酿。”丁卫东说。
坚守“一成不变”
问起酒酿水子几十年来一直备受芜湖人喜爱的原因,丁卫东和丁迎红都认为,味道上的“一成不变”才是其中的诀窍。
“几十年来,我们的味道始终如一,因为我们的制作品质始终没有变过。”丁迎红表示,酒酿水子制作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二者都由糯米制成,一切功夫都是从“挑米”开始,用于制作酒酿的糯米需要“整”,不能有杂米;制作水子的糯米需要“黏”,成品才能软糯。酒酿制作上,他们依然坚持着最原始也最费事的纯手工制作,每天早上四五点,丁卫东便来到店里,泡米、掏米、蒸熟,然后拌酒曲,分装到罐,在35度至40度的温度下,放置30多个小时,让糯米自然发酵成酒酿。
店中唯一有变化、也是唯一机械化的,只有水子的制作方式。在过去,传统制作水子的过程被称之为“滴水子”——如今店中只有丁卫东的父亲,79岁的丁以高还会这个绝技,将糯米粉放置在圆扁框中,高速摇匀,一边不停加水,最后在“快而准”的力道下形成一个个大小一致的小圆子,就成了水子。“以前我一天六七个小时只能做出四五十斤来,这个做法太累了。”丁以高表示,早在十几年前,他自学了制药厂制作药丸的方法,引进了制丸机,才得以脱手。但是“滴水子”这一纯手工的制作方式,也已面临失传。
“下一辈估计是不会做这个事了。”采访最后,丁家的几位经营者都纷纷表示,即便现在生意很好,在未来,他们并不愿意标准化生产或者扩大经营模式,在他们心里,如今这样的小作坊是他们保持味道、保持品质最简单最踏实的办法,“我们希望自己家的东西可以一直传承下去,不过我们都清楚,三代传下来的酒酿水子,估计到我们这一代就差不多了。”
记者唐乐燕 文梅韬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潘晔)随着城市发展、城乡接合部的不断外移,芜湖市在高峰时段会出现局部区域水压小等用水问题,夏季高峰供水面临不...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