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前,本报推出了“防溺水”专栏,各学校也在放假前,向学生们大力宣传预防溺水的相关知识。在全社会都形成夏季防溺水共识的背景下,还是有不少人对夏季“水患”认识不足,以身试险,身在险中不知险。
7月23日,本报对滨江公园内一些市民违规戏水的现象进行了报道。夏季江水上涨,没过公园亲水平台,在公园管理部门拉起警示线、挂出警示牌的情况下,依旧有不少前来纳凉的市民,熟视无睹地进入危险区域蹚水乘凉,有的人甚至把孩子也牵进来一同戏水。夜色之下,江水暗流涌动,浊浪淹没亲水平台台阶,蹚水者脚下地面状况未知,极易踏空摔倒、滑倒,对于顽皮的小朋友来说更是隐患重重。
与在江边蹚水者相比,还有些人“胆量惊人”。正规的游泳池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野外的大小池塘,成为他们“征服”的目标。比如,本报记者报道的在荆山矿坑积水塘里违规野泳的人们。据了解,这个因开采石矿后积水形成的水塘,平均水深50米,面积约600亩,镜湖区政府已在周围设置了多处安全警示牌,并安排专人看护,但依旧有人偷偷溜进来过野泳的瘾,更有甚者还搭建了个简易的“跳台”。
炎炎酷暑,清凉的水中世界,令人心生向往。但不计后果地贪恋一时之快,终将招致灾祸的来临。据媒体报道,就在前几日,湖南汨罗一名48岁的男子带着17岁儿子野泳,不幸发生意外双双身亡。俗话说“打死会拳的,淹死会水的”,出问题的往往是那些对自己过分自信的人,一再挑战自我极限,最终把自己逼入险境甚至绝境。
我们的城市因水而兴,我们也曾饱尝水患之苦。我们感激于自然的恩赐,我们更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一个水性绝佳的人,也无法保证自己“常在河边走,一定不湿鞋”。不能因为我们生长在江南,见惯了江河湖塘,就可以对因水产生的灾祸,失去足够的警惕。相反的,我们应该具备更强的安全意识,更应该懂得如何与水平安的相处。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23日凌晨,芜湖市弋江区火龙街道一小区发生一起命案,一男子刀捅同居女子后跑到附近大楼跳楼身亡,受害女子被送往当...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