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写作训练主题是“怎样选材”,其中,《晒晒我们班的“牛人”》是“写作实践”环节的一个命题作文。于我们这个乡村中学的学生而言,相较其他两个题目,写“熟悉的街道”与“我的一天”,这个题目似乎更容易入手,也更容易写得精彩。
老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班级虽小,“牛人”却多。因为家庭条件不同,天资禀赋各异,兴趣爱好有别,或为“读书迷”,或为“演说家”,或为体育健将,或为丹青妙手……然而,虽与“牛人”朝夕相处,若想栩栩如生地描摹出“牛人”形象,展现他们的风采,就得抓住“牛鼻子”,取得“牵一鼻而动全身”之效。
在教学时,我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必要引导:
首先,材料多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意在写“牛人”,必得突出其“牛”处。能体现其“牛”的材料保留,其余的可略。而对于“牛材料”,也要分轻重,有取舍,不能平均用力,要力争体现一面,突显中心,即精选“牛”中之“牛”的材料,再深挖细描,甚至夸张一点亦无不可,其他可一笔带过。
其次,注意材料的新颖性。人云亦云不可取。你写我也写,班里出众的“牛人”毕竟有限,如果千篇一律,不能出新,作文自然得不到高分。也就是说,我们要练就一双慧眼,善于寻找、善于发现。我们最熟悉的某位同学,可能恰是一位深藏不露的“牛人”哟!你若能“捉”住一只令同学和老师侧目的既熟悉又陌生的“牛”,作文自然夺人眼球。
再次,语言要生动,充满趣味。既然是写“牛人”,又是七年级同学,就该体现这个年龄的活泼、可爱、幽默与风趣等。比喻、夸张、排比、设问、对偶等常见修辞要恰当运用,唐诗宋词、流行歌曲、网络词汇等,只要有利于表现人物特点、烘托人物性情,尽管用之,但不宜使用小众的、断章取义的,甚至自创的网言网语等。
最后,范文引路。以作家冯骥才笔下的“泥人张”“刷子李”“好嘴杨巴”等俗世奇人作为范文,读思结合,强调写人的基本方法,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强调细节描写,以具体鲜活的事例,刻画“牛人”最“牛”处,以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击节叹赏,或开心一笑,或回味无穷……
芜湖市第四十三中学刘敬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湾里街道华强社区开展的“暑期三结合”实践活动,吸引了很多孩子和家长的目光。原来,7月8日,由芜湖传媒艺术(小记者...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