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一共享单车品牌入驻芜湖。共享单车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但占用公共通行道路、无序停放等现象也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让人既爱又嫌。
为此,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收效不大。究其原因,车辆投放过多、管理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截至2017年底,芜湖市共享单车投放量达21.2万辆。运营商一味增加投放量,而管理跟不上,导致了共享单车乱象丛生。
笔者认为,要解决此问题,需以运营方为突破口,加强科学管理。一是建立运营商协调机制,运用“大数据”,分析不同区域、不用时段车辆使用活跃度,科学规划投放,实行总量调控。二是尝试建立联合后勤保障模式,将各运营商后勤团队整合,实行统一的“大后勤、大调度”和网格化管理,有助于走出“各管各家又管不过来”的现状。
曾玮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程茜在2017年度获评的所有“5111”产业创新团队中,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陶凌松和他的团队可谓“独树一帜”,他们...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