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网红“辣条”将有国标 今后都将标上“调味面制品”名称

来源:大江晚报 2018-06-25 04:14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调味面制品》等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酝酿已久的“辣条”(调味面制品)国家标准已进入准备阶段。

什么样的食品叫“辣条”?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辣条”是一种零食。在某搜索引擎上,对“辣条”的解释是“主要原料为小麦粉和辣椒,有大量的食品添加剂,尚无统一制作标准。”但是,很多人对““辣条””这一概念的强化更多是来自于网络段子。

据了解,正规“辣条”生产过程主要是用面粉和面,通过专用食品机器挤压出面筋,再进行后期调味装袋完成。由于一直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大多数人对“辣条”也不乏来自于小作坊的印象。日前,记者从网络上也获悉,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2017年,全国有15个省份共计131家“辣条”生产企业的195批次“辣条”上了食药监局的“黑名单”。在通报的180起食品安全问题中,食品添加剂不合格是主要原因,其中菌落总数超标占68起,甜蜜素超标占30起。

近日,记者走访超市在零食区看到不少“辣条”的身影。不过,大部分所谓的“辣条”在包装袋上,并不直接叫“辣条”,有的叫“香辣棒”,有的叫“大面筋”,有的叫“素牛筋”,甚至有的“辣条”打出了“羊肉串、排骨”口味的噱头。记者在芜湖市一家超市一款知名品牌的“辣条”包装袋上看到,该款产品名叫“大面筋”,关于“辣条”的表述仅出现在包装袋正面的小字里,背面的产品信息中,还多了一项产品名称,即“香辣味调味面制品”。配料近二十种,其中不乏食品添加剂。

今后“辣条”都标“调味面制品”

那么,此次所谓的征求意见,会对“辣条”有怎样的要求呢?记者注意到,此次的《征求意见稿》明确,调味面制品是以小麦粉和/或其他谷物粉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油脂等辅料,经配料、挤压熟制、成型、调味、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具有一定韧性的即食食品,此类食品必须明确标注产品真实属性为“调味面制品”。这意味着,今后“辣条”不管如何改头换面,都要标注上“调味面制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征求意见稿》还明确了“辣条”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要求,此前“辣条”使用各省的地方标准,对添加剂要求不一。此次要求应符合GB2760中方便米面制品的规定。经查询,方便米面制品中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最大使用量规定为1.6g/kg。

随后,记者也采访了几位年轻市民。吃过“辣条”的市民均表示,“辣条”食用起来“口味比较重”,也有人称“知道里面含有食品添加剂,如果未来有严格国标可以保证配料健康安全,那么偶尔吃吃也无妨”。

记者李婷维 文 赵亚玲 摄

超市里销售的各类“辣条”

新闻推荐

“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实体经济有关问题集中交办95个重难点问题清单列出

95个重难点问题清单列出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网红“辣条”将有国标 今后都将标上“调味面制品”名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